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的首部個人文集《江澤民文選》(《江選》)一至三卷,今日起在內地公開發行,在收錄的203篇文章中,大部份是首次公開發表的。他在一篇談話中透露,89年六四事件後,英方曾以要中方接受增加香港立法局直選議席為條件,換取英方取消對北京的制裁,他斥責這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厲言「這是辦不到的」。
《江選》收錄了江澤民從1980年8月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時至2004年9月卸任中央軍委主席之間的報告、講話、談話、信件、批示、題詞等,時間跨度長達25年,其間他還曾任電子工業部長、上海市委書記、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等要職。
據本港親中報章《大公報》報道,在《江選》中,有關香港問題的論述,主要出現在第一卷中,包括《香港必須有一個平穩的過渡期》、《保持香港穩定繁榮是我們的基本國策》、《我們對香港前途充滿信心》等六篇文章,另在第三卷中還有多篇文章談及香港問題。
「中國人民是不可辱的」
1990年,江澤民在會見新加坡國會議員、總理政治秘書吳博韜時,談到六四事件後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派遣外事顧問柯利達作為首相特使到北京,並帶來一封信,信中提出的最大提議,是要大幅度增加香港立法局議員的直選議席。「我覺察出這裏面暗含一股壓力,英方似乎是想要我方在壓力下接受某種條件,同意增加直選議席,作為英國取消『制裁』的先決條件。這是辦不到的。」他說,「中國人民是不可辱的。要想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中國對此極其反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
「絕不做第二個李鴻章」
在同一篇談話中,江澤民還說,「有人曾醞釀花數十億英鎊在一九九七年後繼續租香港。我看,不要說十億,就是一百億、一千億,我也不會出賣香港。我絕不做第二個李鴻章。」
《江選》中還收錄了1994年江澤民在會見本港「一國兩制」經濟研究中心理事訪京團時的談話要點。他強調,「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從總體上對香港前途堅定信心,對港英當局提高警惕」。江澤民說,「坦率地講,香港問題在我腦子裏佔很大位置。我是下了決心一定要解決好這個問題的!香港問題解決不好,對不起子孫後代。」
新華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