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是98年推行母語教學政策以來,第四批學生應考中學會考。主要是中文中學學生應考的英文課程甲及英中學生應考的課程乙,及格比率均創新高;但若將課程甲的C級等同課程乙的E級計算,英文科整體及格率只有53%,是連續四年低於母語教學推行前最後一批考生的成績;面對此情況,教統局仍「死撐」指學校在母語教學下持續進步。
考課程甲人數激增
英文課程甲的水平較課程乙淺易,但教統局給予學校的指引及考評局發出的成績單,兩卷的A級積點都是計5分,B級作4分,如此類推。英文中學聯會外務秘書陳璐茜指出,這對課程乙考生尋找中六學位時極不公平,幸好今年已是最後一屆。
過往是傳統中中學生才應考的課程甲,每年只有數千人報考;但隨着推行母語教學政策,應考人數逐年上升,今年課程甲日校考生較去年增加13.9%,至新高的32,722人,課程乙的考生人數則減少10.2%至43,350人。
日校生在課程甲達取得E級或以上的比率為58.8%,而課程乙E級或以上的比率為78.2%,均屬新高。考評局訂明,課程甲C級才等同課程乙的E級,本報依據此指標計算近五年的英文科整體及格率,今年的比率只有53%,與過去三年相若,但仍低於02年、母語教學推行前最後一批考生的整體及格率55.9%。
陳璐茜指,若因兩個課程的及格率上升便認為是母語教學帶來的進步,實屬騙人,課程甲的認受性仍遠低於課程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