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973年由林山木夫婦一手創辦的財經報章《信報》,經過逾一年的討價還價,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終於成功收購該報,李澤楷與林山木夫婦初期將各持50%股權,但據悉,半年後,李澤楷持股量將由50%增至約70%;而林氏夫婦持股量將由50%降至約30%,這個股權比例將不會再變,屆時李澤楷可正式成為《信報》新主人。 記者:何凱兒
消息人士透露,李澤楷是次以2.4億元收購《信報》,晉身成為本港報業老闆。根據協議,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購入《信報》及《信報月刊》的出版權,該公司由林氏夫婦及曹志明持有的信報有限公司及ClearmontMediaLimited各佔50%股權,Clearmont由一家離岸信託公司持有,李澤楷為該信託的委託人。
駱友梅任一報一刊社長
信報財經新聞的董事會成員由雙方一同委任,林太駱友梅將繼續擔任《信報》及《信報月刊》的社長,林山木(筆名林行止)及曹志明(筆名曹仁超)於《信報》的專欄將不變。據悉,李澤楷將委派兩名親信何國輝及陳慶祥,代表他出任董事局成員,至於半年後《信報》會否另覓新社長,據了解,現時仍未有定案。
《信報》股東之一的曹仁超昨晚表示,自己悉數出售所持的5%,主要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以及見新資本(即李澤楷)比較雄厚,加上尊重《信報》的編採獨立,林氏夫婦則會逐步減持所持的45%股權,但最後也會維持一個「足以維持編採獨立」的股權比例。他表示,交易作價約3億元,希望一年內可完成交易。
曹仁超又披露這宗交易的部份「內幕」,原來一直以來有三至四個買家洽購《信報》,出價最高者並非李澤楷,而李澤楷一直只是透過代表與他們磋商,他不肯透露誰是李氏的代表,只表示期間曾經出現「換人」。這一年間雙方更是「傾吓停吓」,但拒絕披露箇中原因。
被問到會否擔心《信報》有朝一日變成電盈「翻版」(即被李澤楷善價而沽)時,原先不願置評的曹仁超稱:「如果佢可以響咁短時間投資成功的話,我都恭喜佢」。他認為,李澤楷可以令《信報》更企業化,亦希望《信報》他日能夠成功上市。
外界揣測續有收購
李澤楷這位《信報》新主人今年可謂好戲連場,先是上月因出售電盈股權而引發的「政治風波」,接下來便是收購《信報》,他一直並無正式回應為何《信報》是自己的心頭好,只私下表示過自己是有誠意辦報,並會用心經營《信報》。
對於外間一直揣測收購《信報》是李澤楷打造自己傳媒王國、成為娛樂大亨的第一步,雖然他已否認這個計劃,而他亦明言將電盈脫手後,下一步只得《信報》,但外間仍揣測他很快踏出第二步,不單是入主《信報》及繼續擔任盈大地產主席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