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有毒化工原料 蝕腸胃內膜<br>深圳餿水加料製臭豆腐

混有毒化工原料 蝕腸胃內膜
深圳餿水加料製臭豆腐

廣州、深圳兩地食物安全再響警號!深圳市街頭小販攤檔所出售的地道小食「臭豆腐」,近日部份被發現竟是用有毒化工原料「綠礬」混和餿水做成,多吃會致癌。而廣州市逾五成豆腐,產自地下食物工場,不法商販以廢棄的工業用石膏、發霉黃豆,甚至殘羮剩飯來做豆腐材料,之後再加入化學劑「吊白塊」(甲醛次硫酸氫鈉)漂白,食用後同樣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深圳市消委會前日發出警告,指近日在市內多處地方發現有不法商販,為了省卻製作臭豆腐的繁複工序,竟使用俗稱「綠礬」的化工原料「硫化亞鐵」、餿水等廢料來做臭豆腐,食用後不僅傷害呼吸、消化系統內膜,嚴重者還會導致肺積水、休克,甚至患癌。

亦有豆腐埋在糞堆焗臭

專家指出,正宗臭豆腐製作工序複雜,要有幾十種配料,長時間菌種發酵,才能產生濃郁的臭豆腐氣味。若使用綠礬與發酵物產生化學作用後,能令臭豆腐即時變黑發臭。但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對人體有害的化合物。而這種加了綠礬的臭豆腐,吃起來也有一股異味。
深圳的臭豆腐,已非首次被指不衞生。今年三月,有報道指,深圳有10多家臭豆腐作坊為增加產品臭味,竟把豆腐用布包着埋在糞堆中。工商人員前往查處時當場作嘔,其中「一人連膽汁都吐出來。」

廣州工業染劑漂白豆腐

另外,《廣州日報》引述有關部門指,廣州市面上的豆類製品九成產自小作坊,其中超過五成來自專門製假的地下食物工場。
這些工場的老闆以低價回收,廢棄的醫用石膏、工業石膏、變質黃豆,甚至發霉大米和餿水,作為豆腐的材料,之後再加入俗稱「吊白塊」的工業用漂染劑來漂白。
由於這類豆腐每斤只需一元,比起正規豆品廠所生產的豆腐平一半,除了吸引一般市民購買外,不少大酒樓、高級食肆,也會入貨。
《南方日報》/《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