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等着走我這條路,我真的不希望他們這麼笨,儍乎乎地就走我這條路。」因為多次受賄,曾被稱為「中國報業第一人」的黎元江從《廣州日報》社長兼總編輯搖身一變成階下囚。同時,他追求最出色新聞的理想,亦轉化成為監獄報紙發稿的動力,以爭取減刑。他更希望別人不要重蹈他的覆轍。
黎元江1991年以不足40之齡出任廣州日報社長,其後10年內,該報發展成為擁有163萬份發行量、40億元總資產的巨型報業集團,發行量在全國排名第二,廣告收入為全國之最。他其後更被提拔為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然而,2001年一封署名「老職工」的舉報信卻引起廣東省檢察機關的關注。經過調查,黎元江任職期間,多次收受他人賄賂合共人民幣逾50萬元,他前年9月以受賄罪被判刑12年。
發稿量關乎減刑
《檢察日報》昨報道,黎元江曾希望「讓不同的讀者在他的報紙裏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但現時不得不放棄這個辦報理想。他目前在獄中負責為監獄報紙撰寫評論文章,每月至少發稿十多篇。他會仔細計算自己的發稿量,因為這關乎他的積分與減刑。
黎元江在獄中仍經常留意《廣州日報》,並表示一生也離不開報業:「我這一生就跟它拴在一起了,以前拴在一起,以後我到死之前,我想我也就跟它拴在一起了。我不一定能夠再做所謂報業的領導人,但是我可以做一個很有能力的骨幹,這個我想還是可以。」
中國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