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海洋公園 - 鄧達智

樹.海洋公園 - 鄧達智

三號風球吹了二十四小時仍然樂此不疲。當一號風球的早上乘車到上水轉車北上,滿途倒樹。司機哥哥說得很有哲理:「香港九七回歸後順風順水,幾時打過真正大風?未經過風雨,樹又何能扯根?太風調雨順,枝葉患了茂盛症;葉繁則招風……」廿分鐘不到車程,上了一課。風過雨不息。雨中撐傘從流浮山繞道至濕地公園,再靠着村子小路回家,數不清了,倒下的樹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政府植樹一棵多少千元?襟計!都植得不深,都連根拔起,所謂善後方法,鋸去了事,沒有即時作出扶直培育;庫房水浸?打多幾次三號甚至八號十號風球,植多幾輪樹,納稅人的錢好有地方浪費。
反而從小看着我們長大而有幸未被鏟去,土地作停車場用的樹木雖然老,一些更死去脫落了一半,見過大風大雨竟然精神奕奕不倒,被吹得連根拔起是青綠的新樹。
老樹讓人聯想海洋公園。新樹讓人歸納廸士尼遊樂場。
政府風後處理半倒大樹的方法接近它們對待兩個新舊園地。
風雨飄搖三十年的海洋公園為慶祝「而立」之年,刊出專集《我們的海洋公園》,圖文並茂好玩好讀,它見證了一個自創的,屬於我們香港的公園,遠近馳名,曾經它是前自由行年代幾經艱苦獲得入境證的內地同胞們必去一遊的心願,它也代表了不少香港人成長的一部份,山海美景去一次愛一次。
海洋公園遇過低潮,猶如颱風吹襲,每吹一次強一次,如今愈老愈壯,廸士尼則似政府重金種植的新樹,貴而根淺,才不過三號風波,便被拔起,價貴而脆弱。
有關方面對倒下但未死的樹木猶似當年對待海洋公園,並沒有扶直保命,就想一鋸了之,貴價買人家品牌代之了事;好彩海洋公園仍在,且看廸士尼如何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