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緬甸軍政府,美國及歐盟使硬,實施不同程度的經濟制裁;其亞洲鄰國卻用軟,1997年東盟讓緬甸成為會員,聲言可誘導它改邪歸正。但多年來這個政權依然故我,上月馬來西亞外長一改口風,表示應交由聯合國處理緬甸問題。但這一步要得到中國等國家認同,障礙重重。
「東盟沒有做過任何事」
泰國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克萊沙(KraisakChoonhavan)接受訪問時批評:「緬甸加入東盟以來,東盟沒有做過任何事情改善緬甸人民的情況。」他指出,東盟過去反對由聯合國安理會處理緬甸問題,近期有部份成員國立場軟化,但中國的合作非常重要,東盟應與中國展開磋商。
要改變中國對緬甸的態度殊不容易。中國與可供應豐富天然氣和其他資源的緬甸關係良好,更在緬甸島嶼上,建有其在印度洋的唯一軍事監察設施,令經貿和能源上與中國存在競爭的印度,也不得不與緬甸打好交道。
國際關注緬甸,昂山素姬是焦點。緬甸流亡政府在泰國的發言人ZinLinn稱,昂山素姬目前健康和士氣良好,日常她會冥想、看書、寫作、彈琴和散步,主要透過收音機獲取外界資訊;除照顧的女傭外,其醫生只能不定期見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