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產之一的東京日本橋,過去40年來,遭九線行車、高高在上的首都高速公路遮蓋,不見天日。首相小泉純一郎2001年上任時,曾說要讓日本橋重見天日,他下月卸任在即,近期密鑼緊鼓計劃兌現承諾,打造價值50億鎊(741億港元)的工程,把公路放入地底,讓日本橋重見天日。
自江戶時代起,建於1603年的日本橋便是東京的「道路元標」,即日本道路網的起點,亦是商業文化中心。現時日本橋一帶還是大企業如野村證券、日本IBM及TDK等的總部。但1964年東京奧運,政府把首都高速公路架在橋上誇耀繁榮,頭上車聲隆隆、腳下河水難聞,日本橋從此一蹶不振,小泉身邊一名顧問、大學教授伊藤滋,最近更將之選為日本最差百景之一。
公路入地底讓橋「重光」
預料小泉在卸任前,會落實日本橋「重光」計劃。出發點是好,不過計劃有三大難題亟待解決:一是工程要避免影響到周遭的大企業總部;二是日本橋周圍的道路,包括首都高速公路是東京交通樞紐,即使封閉一天也不行,如何建新路分流交通、地底公路要有多長都是重點;三是地下空間早由地鐵及渠道系統佔用,如何找空間安置公路着實叫工程師頭痛。
比起這項工程的艱巨,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留下的英法隧道,等同小巫見大巫。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