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A股不濟影響H股

理財智慧:A股不濟影響H股

可能是今年最後一隻公開招股的重磅股份中國工商銀行,有意A股和H股同步上市,但相信會有一定困難,除了兩地法規及程序不同之外,市場生態改變,亦是另外一個因素。
中國銀行(3988)完成了A股及H股上市之後,並沒有像早前預期般大幅飆升。原因之一,是市場之上同類股份供應充裕,而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亦不利大量從事外滙業務的中國銀行,以致中行H股股價近月大致在3.4-3.6元的價位之內徘徊。
中行A股與H股的關係,已由A股初上市之時比H股貴,變成了現在H股股價高於A股。上周五中行A股折合港幣3.2元左右,比對H股的3.42港元有約6%的折讓。出現這個情況,與內地股市表現不振有關。自6月恢復大型新股上市至今,內地股市市值已縮水了4000億元人民幣以上,例如上海股市的綜合指數一度升至1750點,但現在已回落至低於1600點水平。

游資避玩內地股市

內地股市不振,有人歸咎是新股頻頻抽水,資金被抽亁所累,但其實內地游資充裕,只不過這些游資不肯進入股市而已。
因為早前內地批評優質國企只選擇在香港上市,不顧及內地股民的利益,因此自中行開始,內地指引是大型國企先應考慮在A股市場上市,然後再考慮H股,又或A股H股齊上。但以近日內地股市表現來看,市場會擔心大型國企發行A股計劃將會暫停。
以中行為例,A股市場的集資額是少於H股的,但論及股價表現來說,暫時H股表現是比A股優勝。儘管市場存在「A股威脅論」,但事實證明,H股仍有一定的集資功能,不過基於內地A股市場表現欠佳,相信有A股上市的香港H股,其股價表現難免會受制於內地A股股價表現了。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