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曼谷出發,經過八小時的車程,來到泰緬邊境的美索(MaeSot)。這裏據說聚居了80萬來自緬甸的外勞、難民和流亡人士,聽他們的故事,會令人想起昂山素姬說過,她跟丈夫和兒子的生離死別,只是緬甸眾多悲劇的其中之一。
支援緬甸政治犯協會主任BoKyi帶記者參觀他們的會址,簡陋的木屋裏劃出部份地方,展示緬甸政治犯的資料;有些人在獄中受不住肉體和精神的痛苦,打針注射毒品,感染愛滋病去世。BoKyi於1988年參與學運時,正在仰光大學修讀緬甸文學最後一年。他兩度坐牢,出獄後拒絕軍政府利誘他做線人,反要求對方釋放所有政治犯和跟昂山素姬對話。
「當日很多人在我面前倒下」
在這裏碰到的很多都是前政治犯。像NyeinAye,88年參加學運被捕時,只是個14歲念中學的孩子,1994年再因為參與學生組織被監禁五年,2000年來到美索,最近移居挪威,繼續學業,在當地關注緬甸團體工作,暑期回來協會幫忙。像昂山素姬的一個保鑣,他跟記者說,昂山素姬在家中跟他們無所不談,經常提起「免於恐懼的自由」、年輕一代怎樣參與民主運動。
記者問他們這些年來有否想過放棄,BoKyi回答時語氣平靜:「我很幸運,當日子彈沒射中我,很多人卻在我面前倒下,如果把他們忘記,好像是對那些生命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