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場焦點集中在央行的議息結果,當中歐洲央行和澳洲央行的加息決定是市場意料中事,反而英倫銀行加息則是出乎意料之外,故歐元和澳元對加息的反應不大,英鎊則藉着加息的消息而飆升至1.91美元的15個月新高。
其實上周各國央行的議息結果和相關貨幣的反應,可說是上佳的金融市場教材。我們經常聽到「早經消化的消息難有刺激作用,出人意表的消息才會引致波動」,從上周3大央行加息後市場的反應,便可印證這市場智慧。
澳洲、歐元區和英國央行同樣是加息1/4厘,但只有英鎊能在加息後急升,原因是澳洲央行和歐洲央行的加息決定均是市場掌握之中,尤其後者自上次會議後已不尋常地把8月的視像會議改為面對面議息,反應敏銳的市場早已猜到是甚麼一回事。反而英倫銀行加息事前密不透風,投資者要在加息後才曉得作出反應,所引起的衝擊自然較大。
意外加息 英鎊升幅大
幸好,我在上周及時建議本欄的讀者換馬,把一貫推薦的加元轉換至具加息希望的澳元和英鎊,總算沒有錯過時機。正如我上周所說,市場的焦點既然是炒息口,放棄息口短線已見頂的紐元和加元,轉投加息機會較濃的貨幣,是理所當然的事。
事實上,筆者過去極力推薦、直至上周才建議放棄的加元,上周表現並不差,更一再升破筆者心目中好淡分水嶺的1.1250,但由於近期數據顯示加拿大經濟已有轉弱迹象,譬如上周公布的6月經濟增長持平,就業報告更令市場失望,亦令加息機會變得渺茫,而此亦是加元上周升破1.1250後亦未見買盤跟進的主要原因。現階段若再見加元升至1.12中位,其實更不妨試沽。
經濟放緩 儲局難加息
美國聯儲局議息是本周頭等大事,但較預期為劣的就業數據公布後,我相信聯儲局會先行觀望,本周二將暫停加息。正如伯南克早前所言,經濟增長放緩,將有助紓緩通脹壓力,而現時已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滑坡中,尤其樓市正承受巨大下調壓力,聯儲局諒不會愚蠢至在現階段強行加息,背負對經濟落井下石的罪名。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