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戀新加坡

癡戀新加坡

黃偉國 新聞工作者

行政長官曾蔭權訪新加坡會見李光耀,令這位港人熟識的新加坡領袖,再度成為新聞焦點。媒體對黃亞細肉骨茶店給曾蔭權吃閉門羮的新聞最感興趣,但我更感興趣的是,中央和特區領導人為何一直對李光耀情有獨鍾?
鄧小平曾讚賞新加坡管得嚴,聲稱中國要借鑑經驗。前行政長官董建華一直推崇新加坡管治,據報曾向李光耀請教治國之道。曾蔭權這次訪問,也不忘高度稱讚李光耀能幹。中央和特區領導人尊星崇李似已成為指定動作,親建制人士也把尊崇李光耀視為政治正確。但,如果認真思考,可能會發覺崇李其實極度政治不正確。

以法家手段治國

對崇李情意結,建制派最常見的解釋是李光耀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新加坡也是儒家治國的典範。但是,李光耀從來就是一名反共梟雄,新加坡也遲至一九九○年才與中國建交。李治國手法鐵腕善變,五四年加入人民行動黨,與左派學生和工會合作爭取馬來亞獨立(當時的版圖包括新加坡),六三年鎮壓國內共黨,拘捕多名高層。對中國,李光耀更是敵意戒心,由於新加坡逾七成人口是華人,李光耀時刻嚴防北京藉共產思想或民族主義滲入顛覆。在整個六十年代,新加坡都讓英國在境內部署戰略核彈頭,對中國構成核威懾。要說政治正確,李光耀就應當是一名「西方帝國主義馬前卒」、「鐵杆反共分子」。
有人說李光耀以儒家治國,但○一年他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卻公開說在資訊時代儒家理論已過時。新加坡以嚴刑峻法治國,可以不經審訊無限期拘禁政敵,有反對派因此被囚禁二十三年。李光耀說:「人民不怕我,我還能起甚麼作用?」手段更像法家。但法家治術,在中國傳統裏是當權者只敢用不敢講的統治權術,尊崇李光耀的人,會說他其實是在用法家之術嗎?

中國領導人欽羨

繼續糾纏在「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弘揚儒家文化」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會愈說愈糊塗。中國領導人推崇李光耀,說穿了是因為鄧小平和李光耀都是政治保守、經濟開放,主張在政府嚴厲控制下發展經濟;也相信只要經濟成功,人民就不再需要言論自由和個體價值。一個在控制社會和發展經濟都比中國來得有效率的新加坡,怎不令中國領導人欽羨?
李光耀提倡亞洲價值觀,反對以西方人權標準量度亞洲國家,也就是要求國際不要管新加坡怎樣對待其反對派,俗稱「關門打狗」。這種語調,和北京的人權觀實在也太脗合了!

認同新威權主義

在收緊政治、發展經濟的共通點下,日漸意識形態模糊的中國共產黨終於與一名反共梟雄結成知音。在李光耀眼中,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共可算是逐步走上正軌,因此,在六四事件後李光耀讚道:「殺二十萬人換二十年穩定,我也會這樣做!」長期和中國無邦交的新加坡,趕在九○年和中國建交,當時西方國家正因為六四事件,與北京關係陷於低潮。新加坡此舉在中方眼中簡直是「雪中送炭」,所謂「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這朦朧印象,該是那時候形成的吧。
尊星崇李在中國政治中有重大的象徵意義,代表着認同新威權主義和亞洲價值觀,相信只要搞旺經濟,人民就會默默接受政府控制。繼鄧小平、董建華後,曾蔭權也跨出這一步了。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