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呈增長放緩的迹象,由於產能過剩,半導體產品的售價持續下跌。在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半導體股難以看好。
「平通街」、「至抵價」一向是超市的宣傳口號,但如果你走到旺角電腦中心,就發現「至抵價」不再是超市的專利。當你步近店舖的櫥窗,看見貼滿電子產品的「劈價紙」,身為電子發燒友當然笑呵呵,但作為生產電子產品必備的原材料──半導體,其生產商就可能愁容滿臉。1GB記憶卡由兩年前的600元,跌至現時的200元,可見價格跌幅之大,半導體業又豈會免受「傷害」呢?
料淘汰六成內地廠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測,今年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約2450億美元,增長9.8%,而整個市場的高峯期是在98年至2000年,及02年至04年,每年平均增長逾20%,可見半導體行業的狀況已今非昔比。
雖然半導體市場今年有不俗的升幅,但前景並非一片光明。曾獲英特爾技術及設備支持的內地納科電子公司,因資金緊絀而停工近半年,可見內地半導體業有泡沫初現的先兆。內地專家認為,在未來幾年,由於缺乏資金、合作夥伴及製造經驗,將有六成半導體廠被淘汰。
電腦手機市場漸飽和
晶片可應用於個人電腦(PC)及手機之內,但兩種產品的全球銷量有放緩的趨勢。據美國權威調查機構IDC預測,06至08年全球PC出貨量增長,由05年的13.5%,下降至只有8%。另一美國市場調查公司iSuppli預測,今年全球手機市場的銷售額較去年跌4.7%。
更甚的是,大部份市場逐漸出現飽和,推動PC及手機的銷售因素來自換機的舊用戶,而非新用戶。由此可見,對晶片及半導體的需求將構成重大壓力。
環球因素欠佳,本地半導體股亦難以看好。上海先進半導體(3355)專門製造影音產品原材料之模擬半導體,大股東有飛利浦電子公司。05年收入有9.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04年下跌18.8%,其中研發成本上漲近44%,達0.7億元。純利受上述因素影響,虧蝕約0.8億元。上海先進將於本周四公布中期業績,已有輕微炒作迹象,股價由1.24元,漲至1.27元,不過預期業績不會太理想,投資者都是小心為妙。
中芯國際(981)以生產半導體為主,於國內半導體市場具領導地位,剛公布的第二季度業績,因有1.47億港元的稅務優惠,期內才能轉虧為盈,純利約1700萬港元。但中芯成立以來,一直享有此優惠,但都年年蝕錢,至09年就要開始交稅,後果可想而知。
晶門科技前車可鑑
晶門科技(2878)生產手機及顯示器晶片,客戶有著名的Motorola及SonyEricsson。上周四公布業績前炒味甚濃,股價由上周一的1.9元,炒上至公布前的2.24元,升幅達17.9%。誰不知第二季度純利較去年急挫五成,只有1.4億港元,股價翌日隨即下滑25%。
總括而言,全球半導體市場因受產能過剩而面臨增長放緩的趨勢,半導體產品價格被迫受壓,而本地半導體股亦難獨善其身,正如上海先進的股價般持續下挫。所以,單靠炒業績,半導體股確實「博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