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入市時機最難掌握

理財智慧:入市時機最難掌握

美國股神畢菲特近年看淡美元,所以持有大量美元的淡倉,但美元在05年轉強,結果使巴郡(BerkshireHathaway)的投資錄得虧損。05年美元指數升了13%,而巴郡在外滙投資上損失了9.55億美元。

股神亦遭滑鐵盧

今年巴郡大幅減少美元淡倉,外滙遠期合約總值由05年的218億美元降至06年第2季的54億元,但今年的第2季美元卻下跌,美元指數在次季累積下跌了5.1%,而因為巴郡已減持了大量美元淡倉,因此錯失了美元跌市的獲利機會,於是有些人會批評股神看錯市。但這事件證明了外滙市場的變幻莫測,就算是股神,也有看錯市的可能。
在投資之時,最難掌握的是入市時機(MarketTiming),就算投資策略正確,分析正確,如果入市時機不對,也會蝕錢收場。
如果按照傳統的財務分析,美元滙價明顯地被高估了,而根據早前國基會的報告顯示,美元現時滙價被高估了約15至35%,加上龐大的財政赤字及外貿赤字,美元不應該那麼強。這種顯而易見的情況,就是股神看淡美元的原因。問題是,出現以上不利美元滙價的情況,是否代表美元必然會貶值?
如果從經濟學來說,美元滙價偏強,但基本經濟因素又不配合,美元始終會大跌一次,而美元大跌雖然是可以預計得到,問題卻是在哪天才來臨——會是1個月後,1年之後,還是5年之後?如果在5年之後才發生,投資者若在今年便沽空美元,那麼便可能要承受虧損的風險,而這就是入市時機的問題。
股神在02年已看淡美元,而且進行沽空,結果未能為巴郡獲利,但近月美元又開始回落,巴郡錯失了獲利機會,證實了掌握入市時機的難度。
如果在8月8日美國議息之後,美息不加,這會降低美元資產的吸引力,會否正是一個沽空美元的入市時機呢?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