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香閣不能看,連最有名的長廊也被圍起來,頤和園景點大減,但票價仍那麼貴,真不值。」剛參觀完頤和園的內地遊客孫先生抱怨說。近日大批市民和遊客趁暑假一家大細去北京的頤和園、故宮、北海和天壇四大著名景點參觀,但因不少景點正修葺,不能夠參觀,票價卻不減,甚至無貼出告示,令大批遊客直呼「被騙」,港人去當地遊玩時要加倍注意。
孫先生趁暑假一家人特地去北京參觀頤和園,「每張票要50元(人民幣.下同),想不到竟連主要景點長廊也看不到,這麼大的公園連提示都沒有?」在頤和園正門東宮門售票處的電子滾動告示牌上,只顯示票價資料,完全沒有提及部份景點在修葺。
告示牌細小難察覺
北京《競報》記者前日走訪了頤和園、故宮博物館、北海公園和天壇,發現只得故宮和天壇有在門外張貼大修公示。但故宮的告示牌很細,還在售票處一米以外地方,很多遊客根本察覺不到。
來自遼寧的王姓夫婦說:「太和殿是故宮三大殿,現在看不到,覺得自己上了當,我們入宮前還閱讀了很多資料。」但在故宮檢票口一名工作人員李先生卻說:「太和殿是在維修,但並不影響參觀,如果有,一天就不會有三四萬人來了。」
北海公園一名工作人員認為,客人可以不買景點票,買一張10元的門票入去看看。對於很多景點不能看,卻收旺季價錢,他就回應:「現在都是這樣,故宮、頤和園也沒有減價。」頤和園的工作人員孫女士更直指:「票價和景點多少沒甚麼關係。」
北京市園林局頤和園管理處一名職員接受本報查詢時說,部份景點的確在修葺,但已在園內貼出告示和透過媒體作出公布,至於會否因此減價,她就未聽聞過,詳情要等負責人今天上班才能回應。
不過,香港旅行社協會執行委員胡兆英對本報稱,世界各地知名的博物館,例如法國羅浮宮等,經常都進行局部維修,但通常不會在售票處貼出告示,可供參觀的地方仍然很多,而重要景點一般不會關閉,所以票價不會減,故宮等的做法其實並無不妥。
據統計,頤和園、故宮、天壇每年各吸引650至700萬遊客,北海公園一年遊客更逾1,000萬。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