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惜貨皆因「麵粉貴」

發展商惜貨皆因「麵粉貴」

地產商寧願「歎慢板」賣樓,也要力撐樓價,原因是「麵粉貴,唔急於賣麵包」。政府減少土地供應,地產商若為了整靚盤數,急於賣樓,分分鐘無以為繼。
港府自04年開始實施勾地機制,停止定期賣地,政府為樓市訂出底價,要求的勾地價以二手市價計算,若再加上建築及利息成本,買地後推出的樓盤售價,必定高過二手市價兩成,才能封蝕本門。
現時地產商估計未來樓價只會是平穩,升幅只會是單位數字,故除非勾地價平過二手樓價,否則地產商甚少成功勾地。不過,政府拒絕降價,土地供應因而大減。房屋局上月公布上半年私人住宅落成量僅8,600伙,較去年同期1.12萬伙,少23.2%。一名歐資地產分析員指出,上半年私人住宅落成量下跌,反映近年發展商土地吸納量大減。

地產商無資金壓力

另一個令地產商「惜貨」的原因,是地產商沒有售樓套現的急切需要。美國最大房產基金投資者Cohen&Steers亞洲區執行董事張一鳴表示,本港地產商並無資金壓力。對於市場人士憂慮,發展商長期不賣樓,勢將拖累業績。
張一鳴說,不少地產商趁市旺預售樓花,故即使今年6月底公布業績的地產商,業績已有保證,雖然持續不賣樓,將會令地產商截至明年6月底的業績有下跌風險,但現時距明年7月尚有整整一年,加上息口可望短期見頂,地產商「值博率」甚高。他又稱,經濟好轉,市場氣氛逐漸改善,年初樓市成交淡靜主要受息口影響,但有關因素將隨美息見頂而減褪。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