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難開 - 彭浩翔

口難開 - 彭浩翔

由於有些族人餘下牲畜不多,因此都極力保護,他們在地上用有刺樹枝圍上一個人畜的生活圈,那大概跟兩個籃球場般大,泥屋和茅屋都建在四周角落,中間就是給牛羊生活地方,這樣方便族民看管牲畜。只是如此人畜雜居,令生活環境變得甚差。牛糞已不是被厭惡的東西,而是土地的養份。
當族民邀請我們進入屋內時,我努力避免踏上地上新鮮牛糞;只是對家中小孩來說,反正都是赤腳,踩上牛糞或泥土都沒有分別。眼看小孩踏上牛糞,那新鮮濕滑的牛糞在他們小腳趾間擠出來時,我覺得還是有點分別。初來到災區,你會發現不少族人彷彿都塗上眼影,但靠近細看,才知道那是一排停在眼肚上的蒼蠅。當地人不像我們,有蒼蠅碰在我們面前擾攘,我們仍會努力用手撥開。可是對他們來說,蒼蠅並不是一群不速之客,每個人的身體,都是跟蒼蠅共享的,因此他們對撥走蒼蠅的興趣不大。四、五歲的小孩沒褲穿,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停滿蒼蠅的小雞巴。
我和林一峰努力不在他們面前撥走蒼蠅,免得讓他們覺得我們無法適應。可是當錄拍賑災的呼籲時,我們說話時總是吞吞吐吐,攝影師問我們是否不記得呼籲的電話號碼,我很想告訴她:「不是,只是有時無法張口,因為有超過十隻蒼蠅在嘴邊停下,等待着我們開口衝進去。」對那些蒼蠅來說,那是一個荒漠的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