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Tsotsi香港譯作《真心無戾》,「戾」字面上令人想起亁涸了的「淚」,恰好正是結局給我的感覺:殘酷的生活把眼淚榨得一滴不剩,硬生生要人成為「喊都無謂」的信徒。原名是男主角離家出走後為自己取的綽號,北京話「小混混」的意思,粵語可以是「古惑仔」之類,但我認為沒有什麼好得過音譯「倒屎」。十多歲的小孩,露宿在龍蛇混雜的大染缸,不欲回首前塵故而埋名隱姓,不叫阿旺阿高,偏偏往最低下層自我放逐,除了外在環境的不客氣,那種對自己的憎恨教人戚然。巴黎有家中國餐館叫好運來,雖然與自暴自棄的倒屎一個南極一個北極,卻有點殊途同歸的意味:不論先吞下定心丸,還是不問情由落筆打三更,都源於對前景的完全缺乏信心。
命乖的小人物在夾縫中委屈求全,隨《真心無戾》接踵登場的還有中島哲也的《花樣奇緣》──日文原名《松子被嫌棄的一生》,果實不知如何還原成花,倒都長在樹上,本是同根生。單聽戲文,還以為是溝口健二苦命女系列的隔代傳人,誰不知這齣死人塌樓的大悲劇,居然以滑稽手法烹製,音樂錄影的快閃剪接加電視黃金檔期綜藝歌舞節目的七彩繽紛,簡直大開眼界。《真心無戾》感人雖然感人,但時不時響起天地不仁配樂作催淚劑,殷勤得有點不是味道:得了得了,不需要頻頻催促,我已經眼淚洗面了。對比之下《花樣奇緣》的兵行險着更難得,笑中帶淚永遠有啼笑皆非的反效果危險,豁了出去才敢使出這招。中谷美紀演的苦情花有失控扮鬼臉的習慣,緊張起來五官自動扭出趣致的圖案,與《電車男》的理想女友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