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相信絕大部份電影製作人,投資者,演員,院商的腦內經常會想着同一個問題。
「有什麼方法去拍一部票房大收的電影?」
波波當然沒有答案,但其實大家細心想一想,多點觀察數字上的報告,也能略知一二。近六七年來美國各大影廠的純利收入第一位一直被迪士尼佔據,迪士尼拍什麼戲?拍的當然就是兒童片。
不要看輕兒童片,其實拍兒童片也有不少好處。兒童片的觀眾不一定是兒童,但如果兒童要看的話,就一定要家長陪同,所以觀眾的層面及入場人次是倍數加大。另外,兒童片,特別是卡通或動畫本質上是沒有國界的,所以發行的地區範圍很大,國際市場的收入非常穩定。
兒童片能建立一系列的電影副產品,直接增加收入。最有趣是不需要和大明星打交道,不必跟他們討論劇本,談判分紅,配合他們的檔期,最重要是不必付出天文數字的身價。兒童真的是老少咸宜,寓教育於娛樂,一舉兩得。
但實際上香港電影就是沒有這個類型,要建立這個類型的電影也需要長線投資去培養人才。三年前的《麥嘜》是個成功例子,但前年變了做真人後就有點失色。
當然兒童片在藝術上的成就絕對不能和真人電影作比較,但我們着眼的是票房大收,不是成就大收。如果想成就大收,去問王家衛。如果想兩者皆得,去問周星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