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拒加入審批監察行動小組

法官拒加入審批監察行動小組

經立法會連續四日進行激辯,《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草案》今日凌晨獲通過。在法例獲通過後,政府會立刻公布負責審批監察行動的小組法官,以及監察法例執行情況的專員人選。為了法例可順利銜接,執法部門也早作準備,修改內部程序及培訓人員,確保調查不受影響。

「佢哋恥與為伍」

有法律界人士透露,不少法官也不滿截聽條例,認為破壞法制、侵犯私隱,但他們礙於身份不便表態。當政府邀請他們加入處理審批截聽申請的小組時,不少法官均拒絕邀請,以示不滿,「佢哋(法官)恥與為伍」,政府花了不少時間,才成功找到足夠的法官加入小組。
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在今日凌晨2時半立法會結束後表示,保證截取條例是不會濫用,並且確保執法部門在市民的私隱權及人權前提下進行執法行動。他又表示,當局其實有聽取各方的意見,包括民主派,當局近190項的修訂,有部份是接納民主派意見而提出。
為了法例可順利銜接,保安局於較早前已向各相關執法部門講解法例及有關修訂內容,讓執法部門對法例有基本認識,以便執法當局作好準備,包括着手修訂內部調查指引和程序、向相關的前線人員講解法案生效後的執法細節,以及盡快提供培訓等。

最驚情報來源出錯

據了解,警方、廉政公署、海關及入境處都已為新例生效作準備,各相關部門會盡快根據保安局頒布實務守則制訂內部調查程序,並已安排人員熟習有關守則及培訓。
警察員佐級協會及政府紀律部隊人員總工會關注,在實務守則中指,若公職人員非法監察會被視為行為不檢,需受紀律處分。有紀律部隊人員直言:「我哋只係照上級指令行事,無理由要我哋負刑責,最驚係如果情報來源出錯,而導致外界質疑所進行嘅秘監有問題,我哋就要被指非法監察,被紀律處分。」該會主席鍾錦華指會將密切留意法例生效後的運作情況。
廉署人員也面對同類問題,有廉署人員聲稱,「以前可能有懷疑及有證據確定,就會進行秘監,但𠵱家可能要做多重工夫,搵多啲證據,先至考慮申請秘監,多咗顧慮。」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