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統局聲言提供不同出路讓中學求存,但新政策最「毒」之處是局方在中一選校表上,將標籤收生不足的學校及說明它們所獲資助較少,有收生不足三班的中學直斥當局是擺明車馬為弱勢學校趕客,形容救校政策實為催命符。多間有收生危機的學校表示,最終或要無奈被迫與他校合併以保命,否則只有等死。
校長:家長更加唔揀
位於馬鞍山、收生較少的一間中學校長,批評教統局在選校表上指明學校收生不足及以另類模式資助,「家長本來已經知道學校收生唔夠,𠵱家仲標籤出嚟,家長更加唔揀。咁嘅趕客政策,等於令學校死快啲!」
他說,局方指學校即使收生不足,當局仍會按人頭提供資助,但這也要辦學團體有能力及願意注資以作配合,否則仍難逃一死,認為政策最終只會陰乾學校,甚至是加速死亡。
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會見記者時表示,學校收生不足仍有多個途徑求存,包括與其他學校結龍或轉為直資等,他承認結龍要找理念相近者不容易,「回教學校唔容易同基督教合併」,「仲要睇地理距離」。不過,他認為學校之間可以協作,開辦不同科目。李國章又表示,今次改變是要讓教得好的學校繼續營辦下去,認為學校若得不到正常資助,政府有責任讓家長得知實情,然後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