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去年率領自民黨再次贏得大選,但他早已表明今年9月會退任,從此日本政壇拉開了有小泉影子的後小泉時代的序幕。有小泉影子的後小泉時代,就是小泉身不在其位,但卻有其巨大影響的時代。事實上,在大選過後,小泉去年11月改組內閣班子,已不諱言要繼任人延續他的小泉精神。
由小泉改組的內閣班子,「貴公子」安倍晉三顯然「黃袍加身」,小泉任命他為相當於政府發言人的內閣官房長官,可對各種政策都可表態,又可染指黨內事務,甚至有說小泉故意將官房長官辦公室搬近自己的,以不時向安倍晉三面授機宜,為他坐上首相寶座面教路。
是他自己的信念也好,是為了不逆小泉之意以攀上權力梯階的巔峯也好,安倍晉三對參拜供奉了二戰戰犯的靖國神社的立場,儼如跟小泉同一鼻子呼氣,譬如兩人都說拜靖國是日本內政,又說拜靖國不應成為日中外交的問題。
拜靖國立場一致
下月自民黨總裁選舉戰幕拉開,根據日本政治規矩,誰是黨總裁,誰就是下任日揆。雖然日本敗務大臣谷垣禎一率先宣布參選、外務大臣麻生太郎表示會在本月20日宣布參選,但谷垣反對拜靖國、麻生屬老一輩,最有人氣當上總裁的依然是安倍。但安倍上台,他延續小泉拜靖國的立場,則日中之間仍存在靖國問題,關係好轉,難了。
法新社/路透社/共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