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滙昨天遭受重創,導火線是美國上月就業數據欠佳,意味聯儲局下周加息機會大打折扣,美元淡友乘機發難。本周先後加息的英國、歐元區及澳洲等國家貨幣特別受追捧,其中英鎊曾衝上1.91美元的15個月高峯,而歐元一度上闖1.29美元關口。
【本報綜合報道】美元在亞洲時段靠穩,因部份投資者事前看好7月就業形勢而回補空倉,當差強人意的就業報告甫一出爐,美元應聲下挫。
歐元升見1.29水平
受惠於美元息差優勢趨於收窄,英鎊一度飆升2.53美仙(1.34%),攀上1.9130美元,是去年4月底以來最強;歐元曾勁揚1.06美仙(0.83%),漲至1.2909美元,創6月初至今新高。「高息貨幣」方面,澳元曾升見76.72美仙,反彈0.63美仙(0.82%)。
雖然日本今年內再加息機會尚屬五五波,但美元兌日圓同樣受壓,一度滑落至113.99,跌去1.02日圓(0.89%)。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指人民幣不會朝單一方向走,美元在亞洲時段曾上升0.53日圓,見115.54日圓。
本港時間昨晚11時,英鎊報1.9098美元,升2.21美仙;歐元報1.2892美元,升0.89美仙;澳元報76.54美仙,升0.45美仙;美元兌日圓報114.21,跌0.80日圓。
西太平洋銀行高級外滙策略師法蘭努諾維奇指出,美國上月就業數據失色,加深市場揣測聯儲局下周二將不會加息,美元頓失去息差因素的支持。
市場正等待聯儲局下周的議息結果與其後發表的聲明。RBC資本市場高級外滙策略師史特勞斯說,假如聯儲局在聲明中暗示未來不傾向加息,美元勢面臨新一波拋售浪潮;倘聯儲局一如過往,表示未來的貨幣政策要視乎更多數據而定,這意味當局為今年底再加息留有餘地。
有滙商表示,「美國股神」畢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昨天較後時間發表次季業績,投資者留意他對美元的最新看法。
畢菲特看不準時機
畢菲特去年在外滙投資損失9.55億美元(約74.49億港元),今年減少打賭美元下跌的注碼,但其後美元錄得18個月來最大跌幅,反映他看不準時機。
截至今年3月底,畢菲特的巴郡持有54億美元(約421.2億港元)的外幣遠期合約,遠少於去年的218億美元。不過在今年第2季,美滙指數累積下滑5.1%。美隆金融環球外滙策略部主管尚卡爾說,精明如畢菲特的投資者,有時亦會看錯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