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生不足中學免被殺 資助額大減三分一<br>李國章名為救校實陰乾

收生不足中學免被殺 資助額大減三分一
李國章名為救校實陰乾

【本報訊】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昨日拋出新的殺校方案,收生不足71人的中學,即使學校堅持不與他校合併或不轉直資,仍可免死,局方將按學校實際收生人數,以人頭給予資助,金額較全額資助減少三分之一,但資助只限初中不會延至高中。表面上中學沒有被殺時限,但有校長直指新政策只為學校吊鹽水,收生不足的學校,仍會因政府給予的資源不足,一、兩年內被陰乾致死。 記者:梁美寶

中學收生不足71人難逃被殺的政策,上月在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被大肆批評後,教統局之後作出修訂,李國章昨日宣布新的重整中學班級政策,指中學若收生不足71人,無法開設三班,仍有求生出路(見表)。收生不足的學校也可申請特別質素保證視學,教統局若認為該校辦學質素佳,局方會按三班為基礎,一次過撥款三年予該校,即保證學校三年不死。李國章說,即使學校不選擇以上出路,局方仍會按學校收生的實際人數給予資助,每名學生資助約為2.3萬元,較全額資助的3.5萬元為少。

「唔係求所有學校生存」

他否認此舉會陰乾學校,修訂亦非向立法會議員低頭,並說:「我哋係以學生利益為先!我哋出發唔係求所有學校生存,係希望學生可以健康咁讀書、成長。」
至於資助會否延至高中,他明言:「好多人話我哋教統局殺校,收唔夠生就要閂咗佢,如果一間好嘅學校,收夠生又點解要閂咗佢?但如果唔好嘅學校,係咪我哋仍要繼續維持?」
雖然收生不足的學校表面仍可苟且偷生,但政府表示,會在今年9月的中一選校表中,標籤那些學校中一收生不足三班及該校正接受「另類資助」等,以便家長作出選擇。局方也會由今學年起,首次對有關學校採取「不選不派」的措施,以往學生即使沒有選報該些中學,也會有機會被派往,但局方將把收生少於三班的學校剔除,「家長唔揀,我哋就唔會派,一直以學生利益為先。」
他說,今年升讀中一的學生,為「三三四學制」改革的首批學生,有責任告知家長學校收生情況及未來發展。他指,全港現有400多間學校,中一收生少於三班的只有15間學校,局方近日已諮詢多個教育團體,現已有10多間學校考慮合併或與他校合作。
有中學校長及立法會議員批評新政只是令弱校吊鹽水。聖公會林裘謀中學校長黎乃棚批評,雖然部份收生不足的中學,仍可按人頭獲得2.3萬元資助,但有關學校仍會因資助不足而無法營運,「最多畀佢哋捱多一、兩年,最終都會因為收生不足而資源唔夠,咁變相係陰乾啲學校。」

張文光狠批吊鹽水方案

立法會議員教育界代表張文光批評,方案令中學吊鹽水仍無法逃離被殺的危機,並會令三三四學制改革及教育團隊不穩定。
另外,對於政策影響教師,李國章表示,大部份教師都表現良好,但任何行業,例如教師或醫生,都不能說百分之百的人表現良好;而作為教師,何時都有壓力,如果用平常心看待,他認為不應有壓力,但坦言「如果要一世留一間學校,呢個承諾我畀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