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全史 - 左丁山

香港股市全史 - 左丁山

三聯書店出版咗一本「巨著」,厚達六百○四頁,而且係大字本,攞上手有成兩磅重,有老花眼嘅都可以睇清楚。呢本書喺二○○六年七月印行,只可惜書本內容只係記載到一九九七年,啱啱錯過咗回歸後最精采嘅一段股市歷史,是為美中不足!
呢本書叫做《香港股史1841-1997》,顧名思義,就係講香港股市歷史,由鴉片戰爭時期講到香港回歸中國呢一百五十七年間嘅香港股市發展,應該係證券界人士必讀嘅一本書。寫歷史,自不然唔係今日啲分析師識得寫嘅,此書作者係港大亞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研究)鄭宏泰博士與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黃紹倫教授。該中心喺一九九六年受聯交所委託,成立研究小組,搜集股市歷史資料,訪問咗六十六位資深股票經紀、交易所決策人及證監會人士,結果搵到大批珍貴資料,但要等到二○○三年先至寫書,再等三年,今年先至出版。

睇番早期歷史,幾有趣。一八六五年(同治四年)香港訂立「貿易公司及相關組織的成立、規管與清盤條例」,係「公司法」嘅鼻祖,有咗呢條法例,好多英國商人組織有限公司,第一間就係「香港上海銀行」,1888年改名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高陽小說胡雪巖有講及滙豐名稱之由來)。呢間銀行喺一八六四年七月籌組,一八六五年三月三日正式根據上述條例註冊,行址設在皇后大道一號域多利大廈,即今日滙豐所在地。當年發行股本二百五十萬元,同年上半年錄得盈利258,227.43元,資金回報率(年率)有20%,可說利潤豐厚。一百四十一年後,滙豐半年純利係八十七億三千萬美元(約六百七十七億港元),增加咗261,784.7倍,簡直驚人到極,好想知道當年啲股東後人有冇將啲股票一代傳一代!1866年嘅《ChinaMail》已有股價報道,除咗香港幾間公司(滙豐、黃埔船塢、於仁船塢、香港煤氣、華商保險)並且講埋孟買每日股市行情,可算得係百幾年前嘅「炒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