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會馬拉松 - 吳靄儀

立會馬拉松 - 吳靄儀

立法會馬拉松辯論秘密監聽草案,喜見諸戰友自海外趕回來,余若薇在整個草案審議完畢之後,還要馬上飛走,跟度假中的家人團聚。顯見得議員專業盡責,一些所謂評論人指議員懶惰,實應先查查事實根據。
我決定在二讀辯論中一早發言,以便抽空小心再審閱繁多的委員會階段修正案。正審閱間,有記者傳紙條來,請我到走廊接受訪問。出得會議廳來,只見通常的鎂光閃耀,記者如林──並不為問我對草案內容有何評論,只顧追問我公民黨會不會採取盡量拖長會議的「拉布戰」。我莫名其妙,不明為何有這個說法。政府有「死線」,不代表立法會不分青紅皂白就在此之前通過法案,但另方面也不會故意拖長,充其量有時受不了對方的歪理,捺不住反駁之,結果多花了時間。我於是回答沒聽過泛民什麼人有拖延時間的打算。
後來才看到報道,據「消息人士」說,泛民明知政府驚怕會議拖長,過了「死線」而仍未立法成功,所以就要戰略性拉布。論者還說,泛民結果也未能達致共識這樣做,因為有部分人恐怕人物議,寧願速戰速決,如此笨蛋,怪不得曾蔭權盡領風騷。我恍然大悟:原來不拉布就是沒有策略,我的回應顯出我多麼沒希望成功。
但是,拉布一定是好策略麼?市民不一定會認同這個目標;如果說意在迫政府跟泛民妥協,譬如說接受日落條款,政府總有很多別的方法應對,例如向法庭申請延長期限,根本不用求助於泛民。若泛民漫無目的地拖長會議,結果也會受到市民批評。馬拉松第一天十時十二分暫停會議,下一天會議時間會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