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讀本報論壇版刊登《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C.Krauthammer的文章「以國道德潔癖換血腥回報」,至少明白美國在以黎血腥衝突以來一直撐硬以國的立場,這樣一面倒傾向以國的評論,在美國多不勝數。任世界各地強烈指控,以賴斯為首的中東外交進程絕對不會因為黎南村落遭夷為平地、無辜小孩(胸前還掛着奶嘴)屍體纍纍的慘烈現實而讓步。布殊對外樹敵,但國內貼近「民意」,反恐行動,得到輿論和國民聲援,布殊遂任由賴斯縱容以色列狙擊真主黨。可惜鎮壓的彈藥加了碼也無效,真主黨比阿蓋達頑強,擅打游擊,難以一舉殲滅。
美國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和情報,目標旨在打擊真主黨幕後的總指揮伊朗。這場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連環殘殺暴行,以三級的血腥始,不曉得還要將暴力升級多少倍才能終結。《郵報》文章稱以軍地面部隊同樣死傷枕藉,但世人只為黎國童屍哀號,對以國不公平。這樣犯駁的邏輯竟然也有市場,顯示美國的好戰分子是如何精於煽風點火,對政治常識一向麻麻的國民洗腦。強權就是真理,要威要面子的布殊樂得言聽計從。美國沒損一兵一卒就能操控中東局面,以色列打生打死美國坐享其成,以軍歸根究柢,是為石油喪命,正一笨人出手。黎巴嫩親美政府樂見真主黨的基地盡毀,貝魯特依然夜夜笙歌。真主黨以婦孺做炮灰,是人肉炸彈的變奏。真主,在什麼地方呢?有人的地方就有人為災難,人心不古,捫心自問,享有一爿藍天,你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