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澳洲儲備銀行本周加息後,英倫銀行和歐洲央行昨先後踏上加息之途,而且英國加息事出突然,反映澳洲及歐洲經濟仍然強勁,相反,美元滙價正處危急時期,市場正在觀望美國聯儲局下星期的議息結果,如果確認美國加息周期已經見頂,資金勢必流向歐洲及澳紐等高息貨幣(見表)。
【本報訊】金管局數據顯示,本港認可機構的非美元外幣存款速度,由05年11月起一直加速,06年3月增速高達15.1%,及後於4、5月回落至12.4%和8%,但6月增幅又回升至8.9%,達6025億元。
以官方息率計算,美元息率(5.25厘)僅次於紐元(7.25厘)和澳元(6厘)。不過,恒生銀行(011)財資市場主管黃偉鴻認為,現時是美元滙價的「轉捩點」,由於美國經濟正在走下坡,美國加息周期已近尾聲,息差優勢漸漸消散;相反,其他國家如日本、英國、歐洲等正在開始及陸續加息,正在削弱美元的息差優勢。日本央行委員日前表態說,日本利率今年或未見頂。
息差失優勢美元後市淡
歐資的德意志相信,美國加息周期見頂之時,其他地區仍有加息機會。德意志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師史米高(MichaelSpencer)更相信,下星期聯儲局仍會加息25點子,但到了明年中時,聯儲局為了挽救經濟,五、六月份有機會開始減息兩次,使息率回復至5厘的中性水平。但他預期,歐洲由現時至明年中仍有1厘加息空間,日本仍有75點子加息空間。
星展(香港)環球金融市場部副總裁溫灼培相信,美國經濟數據顯示毋須加息,即使聯儲局下周加息,目的只是防通脹於未然,而他估計美息將會於今次議息會議後見頂。
滙豐:美仍有加息壓力
PuruSaxena行政總裁薩克塞納認為,美元已經重新開始「熊市式下跌」,而在過去34年內,美元大部份的跌幅,均出現在每年的8月至12月份,因此目前是美元淡季,雖然美元今年初回勇,但收復到的失地不多,除非美元能夠急速反彈,否則下半年美元會出現較大範圍的下跌。薩克塞納建議投資者減持美元,增持歐元、英鎊、加元和日圓,最理想的做法是把現金轉換成黃金、銀、鉑和礦業股。
滙豐亞太主席鄭海泉認為,即使下周美國決定不加息,美息仍有上升壓力,他相信利率尚未見頂,至於本港息口去向,則視乎屆時本港流動資金狀況及同業拆息水平。他指出,美國下周會否加息,見仁見智,聯儲局會因應通脹及經濟增長兩大因素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