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推動私營化解決水費糊塗賬 - 盧峯

蘋論:推動私營化解決水費糊塗賬 - 盧峯

要不是陸續有多位市民透過傳媒及其他渠道提出投訴,大家還不知道水務署在計算及收取水費時是如此糊塗、如此馬虎、如此官僚的。
可不是麼!有市民向來只需繳交一百五十元左右的水費,但在毫無預警、毫無徵兆下,水務署突然發現她在四個月內用了一點五個標準泳池那樣多的食水,要求她繳交高達三萬二千元的水費;事主雖然多次向水務署投訴及要求覆核也不得要領,直到事主向特首辦投訴,水務署才運用酌情權把水費從三萬多元減至五百元,令事主不致蒙受重大損失。然而水務署酌情減水費的做法並不能減低事主以至公眾的不安,因為水務署方面始終未能清楚解釋為何有關用戶的水費會突然升二百倍,也沒能說明那一點五個標準泳池的食水究竟流到哪裏或給誰用掉了?更沒有交代為何三萬多元的水費可以酌情減為五百元。換言之,其他市民、其他用戶也隨時可能被指用上幾個泳池那樣多的食水,也可能收到天文數字的水費單。像這樣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收水費做法,怎不令市民憂慮及不安呢?
除了計算及收取水費時經常出現糊塗賬外,水務署處事包括處理水費爭拗時的官僚作風也讓人難以接受。就以抄水錶或檢查水錶是否出問題為例,水務署人員只會在正常辦公時間安排有關工作,對市民及用戶的特別情況、特殊需要則全不理會,更不會因應這些需要而調整抄錶的時間安排;於是,部份市民的水費只能長時間靠估,有的用戶甚至因水務署人員未能檢查水錶而面臨截水的威脅。昨天就有市民致電電台投訴因水務署人員不願在六時後抄錶而令他面對截水的危機。像這種只顧本身工作方便,不理市民需要的辦事作風不是充滿官僚主義的味道嗎?

更不幸的是,水務署的官僚作風、水務署在收水費時經常出現糊塗賬,不僅僅令公眾不安、不僅僅令公眾不便,更是在浪費珍貴的食水資源,更是在令庫房「大出血」。應該看到,那位被指用去超過一點五個標準泳池食水的市民並沒有用上那樣多的食水,她實際用的只是極少部份,其餘大部份食水都因為水管滲漏、水錶房漏水……等等原因而浪費掉了。要是水務署不是只按朝九晚五的官僚作息時間辦事,要是水務署能更積極及頻密的檢查水錶,該署人員便能盡快發現用戶的異常耗水情況,從而及時找到供水設施中的滲漏、漏水問題,並促使用戶進行維修以避免浪費大量食水。
可惜水務署的官僚習氣濃重,市民只能坐看一個泳池、一個泳池那樣多的食水白白浪費掉。
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審計署及申訴專員應主動調查水務署的做法,以促使該署改善服務包括計算及收取水費、抄水錶等方面。審計署、申訴專員公署介入調查當然可以對水務署起警惕作用,令該署稍稍收斂它的官僚及馬虎處事作風;但要真正改善供水服務、減少糊塗賬及食水浪費,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供水服務私營化。只要把食水服務私營化,營運的公司為了保障收入自然會更妥善的管理用戶的賬目,自然會更頻密的抄錶以核實用水量,自然會盡辦法減少食水滲漏及流失。在多抄錶、多檢查的情況下,「天文數字」的賬單自然再難出現,漏走一整個泳池那樣多食水的問題也將會成為絕響。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