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攘逾半年的西鐵屯門站上蓋項目,終由新鴻基地產(016)擊敗長實(001)、恒地(012)及嘉華(173)等財團,奪得發展權。九鐵昨日宣布,合約批予新地全資擁有的WetlandParkManagementServices。
【本報訊】新鴻基地產自從鯨吞機鐵九龍站五至七期的巨無霸項目後,過去數年每次角逐地鐵(066)及九鐵上蓋項目,都空手而回。今次奪得屯門項目,為近6年首度再次參與鐵路上蓋發展。
發水後賣樓料有錢賺
測量師彭兆基說:「屯門區住宅一向難賣高價,發展商如何化腐朽為神奇,相信與其品牌及市場推廣有莫大關係,新地可能具信心;當然,將來賣樓時,單位面積發水多少,也會影響項目能否有盈利或盈利多寡。」他又指出,項目有近27萬方呎商場,如果管理及推廣做得好,應可成為區內新聚焦點。
業內人士指出,發展商樓盤現時都會加入補價低的露台及工作平台,以及爭取一些豁免計入總樓面的環保設施,再加上賣樓時的建築面積會比實際大一成或以上,因此以該項目住宅樓面近129萬方呎計,其「發水」後的樓面可接近160萬方呎,令住宅補地價降至每方呎1600多元,連同其他發展成本,成本呎價約2900元,只略高於現時屯門素質較佳的二手樓,因此,當新地數年後賣樓,未必無利可圖。
中原屯門營業董事方啓明說,新地曾於屯門發展多個大型屋苑,經驗豐富,九十年代的新屯門中心規模最大,97年有怡峰園,當年有屯門豪宅之稱,樓價於區內數一數二。至近年,先後有卓爾居及最新的聚康山莊。
長遠有利樓價上升
方啓明說,屯門站附近屋苑以屯門市廣場及時代廣場最大,現時呎價約2000元,區內多年沒有大型屋苑落成,相信今次消息有助帶動該區樓市,但未必可以即時刺激樓價上升。
屯門站上蓋約28.6萬方呎,可建總樓面逾167萬方呎,當中住宅樓面128.6萬方呎,可提供1924個單位,另商業樓面26.9萬方呎。項目預計2013年落成,總投資額估計達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