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漏水DIY:關水喉觀錶異動

檢查漏水DIY:關水喉觀錶異動

【本報訊】水費暴升,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可能是樓宇內部滲漏,水務署設立的漏水委員會每年處理數百宗住戶漏水個案,審批酌情減費。該署教路,住戶可自行檢查(俗稱DIY)供水系統有否漏水,首先要把屋內所有水龍頭關緊,然後觀察水錶30分鐘,若水錶度數的最後一個數字轉動,顯示屋內水喉可能漏水,應即時聘用持牌水喉匠修理,但由於上述方法未必能探測非常微量的漏水,因此當發現水費有異常變動時,應找水喉匠徹底跟進。

漏水委員會可酌情減費

水務署高級工程師孫國強昨表示,私人樓宇的水錶房一般設於天台或地下,若住戶需要檢查水錶,只需向大廈管理處拿取鎖匙便可;至於村屋,水錶多安裝於屋內,公屋的水錶則於走廊,更加方便住戶檢查。
除了屋內水喉漏水外,其他難以確定原因的滲水問題,也可能令住戶大花冤枉錢,例如天花滲水未必是供水管引起,可能是排水管漏水,浴缸封邊殘損引致地台積水或雨水由外牆滲入,因此必須與樓上或隔鄰的住戶保持聯絡,共同解決漏水問題,但若無法與鄰居自行解決問題,也可向食環署求助,該署會就所有滲水投訴展開調查,或交由水務署跟進。
孫國強表示,水務署設立了漏水委員會,處理住戶因漏水問題而引致水費大增的問題,委員會每年審批數百宗酌情減費個案。
不少市民都曾面對水費暴增的苦惱,有網友在網誌上分享了三招防範小秘訣,包括應定期檢查廁所馬桶內水箱水位是否過高,避免浮球開關超出溢水孔使水無限量流失;同時可自行檢查是否有牆壁出現水迹,或請教隔鄰鄰居有無發現漏水現象;此外,大廈供水方式大都從地下室抽至頂樓水塔,再分給個別用戶,水塔大都設有溢水孔,如控制水位器材故障,水便容易流失。

檢查水喉滲漏收費不一

檢查水喉其實費用不輕,註冊水喉匠陳偉愉表示,聘請一名水喉匠上門檢查喉管,收費約二千多元,至於修理費多少,則要視乎水喉管的滲漏情況,難以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