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被查票查證 發難出口傷人<br>32地鐵粗口王被檢控

不滿被查票查證 發難出口傷人
32地鐵粗口王被檢控

【本報訊】地鐵去年至今共警告及檢控了近60名「粗口大王」,大部份事件涉及站務員查票及警員查身份證。地鐵又發現有個別「烏龍遊客」誤以為地鐵好像巴士一樣要按掣通知司機下一站「有落」,違例亂按列車上的緊急通話掣,由於事件純屬誤會,地鐵並無作出檢控。 記者:麥志榮

地鐵車務主管劉焯民表示,根據地鐵附例,任何人均不可以在地鐵範圍內使用粗言穢語,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5,000元,由去年初至今年中的一年半內,地鐵就乘客違例在站內粗言穢語,共發出27封警告信和提出32次檢控。
地鐵發言人解釋,有關粗言穢語的違例個案,大部份涉及站務員向乘客查票,以及警員在站內檢查乘客身份證,被查的乘客因不滿或不合作而「出口傷人」。
由於事件在地鐵範圍內發生,警方可以將個案轉交地鐵處理,其中部份乘客態度有歉意,地鐵只會作出警告。

遊客誤按緊急掣

劉焯民又表示,有個別外國遊客乘搭地鐵時,因誤會而違例按動列車上的緊急通話掣,「有啲遊客誤當車上嘅緊急通話掣係停車設備,以為好似搭巴士咁,要打鐘,車至會停站,又有啲遊客以為好似外國咁,要按掣,車門至識開」。
他表示,每當乘客按動列車的緊急通話掣,列車到達下一個車站後都要用人手重新調校通話掣,列車服務因此會受延誤,但由於亂按掣的遊客只是無心之失,地鐵職員事後向他們解釋清楚,並無作出檢控。

1700次警告飲食

另外,他表示,地鐵今年至今共處理了13,500宗在地鐵內違例飲食的個案,由4月起加強檢控至今,共發出約2,000封警告信和約1,700次口頭警告。劉焯民稱,目前在車站內違規飲食的情況已改善,由以往平均每星期600宗減少至200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