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質素指數創新高

生活質素指數創新高

【本報訊】經濟復蘇,加上港府大力推動環保工作,令港人生活質素過去數年間不斷改善。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昨日公布「香港生活質素指數」調查結果,在港人壓力減少、對生活滿意程度增加及空氣污染情況改善下,05年指數創下四年新高,達107.47。
不過,經濟好轉令樓價及租金急升,加上本港正值通脹期,令人擔心住屋開支大增之餘,薪金也「冇咁好使」。

經濟好轉港人減壓

香港生活質素指數綜合了社會、經濟及環境共21個細項指數,包括由壓力、新聞自由、私樓租金、失業率及空氣等歸納出來,顯示港人生活質素的指數,指數愈高代表港人生活質素愈好。指數顯示,21個細項指數中有13個較04年高,6個較差,兩個不變。
而去年香港生活質素指數是107.47,較04年增加0.5,亦是02年有紀錄以來最高。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關焯照表示,自03年沙士疫潮後本港經濟不斷好轉,令港人壓力減了不少,也多了人滿意現時生活及經濟狀況。自前特首董建華向中央請辭後,繼任的曾蔭權沒有推出如23條等具爭議性政策,加上曾較肯聽民意,改善施政,因此政府表現指數升幅最多,由04年的6.29升至去年的8.08。
此外,港府近年大力推動環保,如規定將柴油的士改為石油氣的士、呼籲司機停車關引擎等措施,令社會及環境分類指數評分創新高,分別達52.07及21.13。

經濟分類指數下跌

不過關焯照說,經濟復蘇雖有助改善失業率,但樓價及私樓租金會因而不斷上升,「經濟好會令樓價、租金上升,所以唔一定代表生活質素好」。
此外,鑑於通脹較實質工資增長快,薪金也較以往「冇咁好使」,令經濟分類指數自02年首次下跌。
中大估計,港人雖擔心住屋開支大增及通脹,但相信生活質素指數在未來會平穩增長,即意味港人的生活質素會不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