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們都說,我能活到今天真是奇迹!」49歲的廣東開平農民梁潤華,是全國其中一位活得最長的「換肺人」。他三年前因肺氣腫接受成功率不高的換肺手術,逃過「鬼門關」;在醫院休養期間,正值內地爆發沙士,他與數十名沙士重症患者同住一個病區,卻幸運地未受感染;出院後開養鴨場維生,又遇上禽流感,所飼養的2,000隻鴨全數死光,他仍安然無恙。能存活到今天,梁潤華只說「好彩」。
經歷多次生死考驗的梁潤華,日前接受《廣州日報》訪問時稱,從小患有先天性肺病,至40歲那年病情開始急劇惡化。「那時我根本不能隨便走動,走100米都會氣喘吁吁,整天躺在床上,一刻也離不開氧氣。」
與沙士病人同處一室
2003年1月,梁潤華被送到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受華南地區首次進行的換肺手術。當時,醫生指手術成功率只有七成,但梁潤華接受手術的態度卻十分堅定:「博一博總比等死的好!」
最後,梁潤華不僅成功地換上新的肺部,同時還未有出現明顯的排斥和感染症狀。當時廣州正值沙士爆發初期,梁潤華手術後入住的隔離病房,被徵用作收治全省危重沙士病人。他與數十名沙士患者長期同處一個病區,竟未受到感染。
養鴨全部死於禽流感
梁潤華憶述說:「當時也不知道旁邊住的病友得的是甚麼病,只知道是一種傳染病,幸虧醫院提前做了預防感染的隔離措施,我才與沙士擦肩而過。」
出院後,梁潤華以養鴨維生,原以為可安穩度日,卻遇上禽流感,養鴨場內的2,000多隻鴨一夜間死掉,令他損失了兩萬多元。「一開始連口罩都沒戴」,梁潤華笑稱自己「命大」,未有染上禽流感。而換肺至今已三年多,他身體一直維持在最佳狀態,感覺到自己跟正常人沒有兩樣。
他說:「我現在每天早上6點正起床,堅持步行一個小時。然後就騎摩托車到十多公里處的鴨場和魚塘,每天做的工作就是趕鴨子找食物和餵魚,直到晚上才回家。」
中國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