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迷信 - 陶傑

劇院迷信 - 陶傑

當舞台劇演員,是一項崇高的職業。尤其是投身英國的戲劇舞台,無論閣下是劍橋戲劇系的高材生,是愛瑪湯遜、茱地丹治還是李察波頓,也不管演員、導演、經理,還是燈光師、美工,都要尊奉劇院的一套傳統的大迷信。
演戲是朝不保夕的行業,競爭劇烈,加上劇院的環境──倫敦城西的老牌劇院都很狹小,樓高三層,樓梯窄彎,木地板殘舊,巨大的絲絨帷幕,魅影重重,叫人目眩神迷。
問問老行尊,他會告訴你台上不能用真鏡子,因為鏡子會反光,燈光師很頭疼,而且觀眾很有可能在鏡子裏看到舞台上的穿幫。開幕前不准掀開帷幕的一角偷看,否則當晚的戲就會砸鍋,原因是演員會看到坐在前排的家人、朋友以及戲評人,無端造成心理壓力。
有些純粹出於對魔鬼和死亡的恐懼:化妝間不能點三枝蠟燭,理由是距離那枝燒得最短蠟燭的人,會第一個沒命。不管今年時裝界流行甚麼,一律忌黃色領帶、背心、帽子,因為在道德審判的年代,這些服飾用來標籤魔鬼。忌用孔雀毛的裝飾,因為孔雀毛的圖案像一隻隻睜大的眼睛,而無處不在睜開的眼睛,只屬於魔王。
戲劇這一行,是不理性得如此淒美,劇本千變萬幻,人生生死愛慾,演員在舞台上歷經時空世代的悲喜,演出時如神魔附身,頂級演員隨時有精神錯亂的可能──慧雲李就因《慾望號街車》而精神崩潰──魔鬼變成大忌。

莎士比亞的《馬克白》(Macbeth)在戲劇界的名聲,等同考古學中的圖坦卡蒙之墓,自十七世紀至今,在劇院裏不能提「馬克白」三個字,只能迂迴地稱之「那齣蘇格蘭劇」(TheScottishPlay),否則必招厄運,不是演員喪命,就是劇團倒閉,為甚麼呢?據說《馬克白》中三女巫的台詞是的的確確的咒語,在舞台上誦唸,等同呼喚邪靈。
戲劇是台上台下共同擁有的一幕夢幻,演出的好壞,不僅有演員的星運,也決定劇院的興亡,允許他們繼續這一點小小的瘋狂吧,記住不要在開演前對演員說GoodLuck(祝你好運),而應該說BreakALeg(斷一條腿)──只有演出成功,演員才有機會屈下一條腿向觀眾致意,完美謝幕。演出完畢,不要熄滅所有的燈光,記得在舞台中央留一盞長明燈,因為作古的前輩演員會重訪故地,空無一人之際,好讓他們站在台上緬懷生前的光風霽月,他們癡迷的靈魂,需要那一點點指引的長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