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的屁股 - 陳也

編輯的屁股 - 陳也

「這是一本關於近代日本歷史的書,基於商業理由,得放棄南京大屠殺這一段。」「這樣,是對歷史進行文化大革命。」
「歷史和政治,太近反而看不清,抽離一點才能讓書歷久常新。」「這是竄改歷史。」
「這是商業考慮,總不能不照顧日本右翼分子的民族感情和市場。」「出版社要搵銀的話,不要觸碰歷史,退而求其次,出鹹書更有市場。」
「告訴你,世界上根本沒有絕對的出版自由。」「可是,你還能在編輯這個崗位上做點尊重歷史的好事吧。」
「我得捍衛我的編輯自主權,總不成一聽到反對聲音就縮窒,應該適時調整、平衡。當然,這樣的平衡,是很難取得的。」「忠於史實就行。」

「為什麼你總是不肯對話協商,令事情各走極端,搞到唔成事你才高興?」「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樣的書推出,對歷史史實避而不談或者刻意刪改,不啻浪費紙張,消耗人才資源。」以上對白,似曾相識,出版商並非竄改日本教科書那位,剛相反。中、日對歷史宰割的態度跟屠殺肢解無異,香港編輯奢談捍衛編輯自主權,其實內心明白,角色只是在歷史的無頭屍身上蓋塊髒布,辯說自己不是偵探、屍體已經發臭過時、無商業價值犯不着碰它……這門專業,連幫兇也不說上,因此無懼歷史審判,不用洗白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