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關派遣國際維和部隊進駐黎巴嫩南部的討論,集中在該由哪些國家和組織派遣軍隊,是北約、歐盟或聯合國?這當然是一個重要問題,但關鍵在於以色列必須作出改變用以換取部隊進駐,及為這一任務承擔風險。
克里斯托弗.伯特南ChristophBertram國際和安全事務德國研究所(SWP)前主任
若以色列堅持奉行目前的戰略,肯定沒有維和部隊願意保護以色列免受真主黨的襲擊。最近該地區軍事衝突的不斷升級,至少部份歸咎於這戰略。如果維和部隊容許奧爾默特政府進一步推行其計劃,那麼,為維和部隊提供士兵的國家,將不僅被看作是對以色列唯唯諾諾,還有可能被拖進其失敗中。
指摘以色列的戰略錯誤,並非為要寬恕哈馬斯或真主黨的行為,也不是否認以色列有權自衞,而只是為了指出明顯的事實,那就是以色列尋求單邊解決其安全問題的努力,不管是佔領、撤退還是隔離均已失敗。
失敗的單邊主義
以色列既進行單邊佔領,又不承諾會建立一個能夠繼續生存的巴勒斯坦國,只會激起各式起義和自殺式炸彈襲擊;從加薩單邊撤離而沒有事先建立地方政權以維持秩序,最終只會重新介入。而為單邊隔離設置的「安全牆」雖然擋住了自殺式襲擊,卻擋不住真主黨現有的現代化導彈。
迄今為止,以色列從其失敗的戰略中所獲得的唯一教訓,似乎是它必須擴大和加強單邊行動,也就是重新入侵加薩,摧毀黎巴嫩,警告敍利亞,也含蓄地警告伊朗,因為以色列政府暗示最近的危機是由伊朗導演。
然而,更強有力的軍事打擊,並不能為以色列帶來更多安全。這一轟炸平民以迫使其領導人讓步的策略,只會令人聯想到恐怖分子,更會強化極端分子的力量,並使他們獲得更多支持。這樣只會暴露以色列已失去單邊行動的選擇的事實。
以國不面對事實
以色列迄今一直不願意承認這一事實。相反,其領導人還希望有一支強大的維和部隊駐紮在黎巴嫩南部,為以色列北提供保護,使他們能騰出手來單邊處理加薩和西岸的問題,同時又可以指摘是國際社會應該對以色列失敗了的單邊行動主義負責。
在這些條件下加入這樣一支維和部隊是不負責任的。派遣士兵的國家會顯得是在明顯偏袒以色列,從而失去以色列的對手們所有的信任。這些國家會冒着被拖進以色列與真主黨及其支持者新一輪爭鬥中的危險。更重要的是,它們將失去促進各方都同意的和平的最後一次機會。
須重啓「路線圖」
所以,組成和參加一支進駐黎巴嫩南部的維和部隊的首要條件,是以色列必須重啓「路線圖」,並坐下來與巴勒斯坦就建立可以存活的國家進行談判。帶着這個目標,它必須與民主選舉產生的巴勒斯坦代表進行談判。當然,談判將很困難,也許不會成功。但以色列的單邊主義再次被證明只會在戰略上走進死胡同,是以不應再拒絕外交手段。
只有當以色列認真地想通過協定尋求和平,而不是想通過法令向其鄰居強加安全,它才能成為一股為黎巴嫩及其周邊地區帶來穩定的國際力量。當然,有些國家,不僅是美國,會反對將以色列改變政策作為組建維和部隊的先決條件。北約、歐盟或聯合國內部取得一致同意的情況也許不會出現,即便出現了,以色列也會拒絕遵守。然而,向黎巴嫩南部派遣維和部隊,只有在它能促進地區和平,而不是成為以色列現行戰略的幫兇時才有意義。
ProjectSyndicate2006 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