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友政治橫行

自己友政治橫行

吳志森 時事評論員

政府推出《進一步發展政治委任制度》諮詢文件,林瑞麟局長赤膊上陣,到處游說解說。在香港畸形的政治制度下,進一步發展政治委任,就等於退一步發展民主制度,兩者變成了一個零和遊戲。
本來,政治委任,在實行民主制度的西方國家,並不是甚麼新鮮事兒。總統上台,更換政府數百至數千個職位,由部長至助理,都是透過不同層次的政治委任方式產生。政治委任制度行之有效,鮮有引起爭議。大前提是,這些國家都是實行民主制度,執政者透過一人一票選舉產生,他們掌握的權力,都是人民透過自由意志充份授予。

特首非民選產生

即使總統獲得民意授權,在運用權力委任自己的內閣班子時,也不代表可以為所欲為。主要的內閣成員,仍需經國會有關委員會審核,通過電視直播,在全國人民面前接受國會議員查詢。由理念、家世、生意、利益衝突、婚外情,到有否僱用非法傭工等問題,都要一一被公開嚴詞質詢。美國有不少準內閣成員,就是因為僱請了一個沒有工作簽證的小保母,最後與部長職位擦身而過。
香港的政治委任制度又如何?香港特首並非民選產生,立法會又缺乏監察制衡的力量,委任政治,變成了「自己友政治」,即變相血緣政治,第三世界化的迹象愈見明顯。

過程欠監察制衡

由董建華年代開始的所謂問責制,就是自己友政治的一種典型。為何來自商界的梁錦松會成為財政司司長?來自愛國世家的梁愛詩會是律政司司長?全無準則可言。他們的任命,也毋須經過任何監察制衡的制度,資歷品格從無接受民意機關的公開質詢。
香港的委任政治,由局長擴而大之到副局長和局長助理,從委任的程序來說,仍由特首一人說了算,大權集中在行政長官一個人身上,沒有絲毫的監察和制衡,除了阿爺之外,任何人都無權提出異議。
特首由八百人選委會小圈子產生,並無民意授權。地產財團在選委會中有巨大影響力,財團擁戴選出一個行政長官,行政長官隨着他的喜好委任局長、副局長和局長助理。這幫處於管治核心的高層官員,組織成一個緊密的權力關係網,他們的權力來源,都來自一個受財團操控的八百人小圈子選委會,他們究竟為誰服務,不說自明。
政務官要經過考試才可入職,要通過嚴格考核才可晉升,無論你對政務官的表現有何評價,誰可擔當大任,容或有所爭議,但至少有客觀標準可循。將來,特首局長喜歡誰,是曾阿貓唐阿狗,就可找他來當自己的副手,當近身助理,高薪厚祿,十萬至二十二萬月薪,政黨中人固然趨之若鶩,財團的代理人派他們的心腹進入政府,也變得毫不猶豫,得心應手。

必須先實行普選

香港並非不能實行政治委任制度,但大前提是,行政長官要經一人一票選舉產生,權力由人民授予,人民才放心他行使權力。立法會議員全部普選,才能產生足夠制衡力量。制度不改,進一步發展委任政治,只會造就特首一人大權獨攬,自己友政治橫行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