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網絡深不可測<br>李國寶縱橫神州

人際網絡深不可測
李國寶縱橫神州

東亞銀行中國業務「標青」,與本地龍頭行滙豐相比,亦絕對可以「平分春色」。在代客境外理財業務(QDII)一役上,無論從遞表申請到獲批准外滙額度,東亞都跑贏「獅子行」半個身位,卓絕佳績,除了該行中國組表現出色應記一功外,最大幕後功臣莫過於東亞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

影響力大 彭勵治驚歎

資深傳媒人秦家聰撰寫的《TheLiDynasty》(李家皇朝),書中關於李國寶的章節,正是以「銀行家及政治家」為題。李國寶在內地的影響力有多大?一次「秘密任務」便稍露鋒芒,連港英時代的財政司彭勵治也驚歎:「我從沒想過你(李氏)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Ineverrealizedyouhavethatsortofinfluence)。
話說85年底,當時嘉華銀行(現稱中信嘉華銀行)陷嚴峻財困,處境危險,港英政府希望搵人接手收購,當時銀監專員霍禮義(RobertFell),情商李國寶做「中間人」,欲接洽中國銀行,中行雖無興趣介入,但順水推舟,安排了李國寶與國務院直屬的中國國際信託投資(現稱中信集團)會面。

穿針引線 洽中信救嘉華

85年大除夕夜,李國寶收到北京電報,獲邀訪京,他聯袂當時的金融司林定國,在86年1月2日展開秘密之旅,翌日與中信主席、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開會,會議由早上8時半直「踩到」晚上9時,洽談非常順利,最後中信拍板注入3.5億元收購嘉華95%股權,為中信涉足本地金融業的第一擊。穿針引線的李國寶,因劍橋大學文學碩士(經濟及法律)的專業資格,獲得中英雙方信任,負責起草收購意向書。
李國寶在書中說:「若果人家一開始便知道你的政治觀點,他們多數不跟你談,但若果你處事低調,又表現得事事中立,對事(issue-oriented)而非黨同伐異(party-oriented),就有效得多了……」他認為幕後游走,遠勝台前張揚,直接跟決策者溝通,無論對方是中國、英國或美國人,掌握最前線資料,才是致勝之道,其獨特的營商哲學,大抵亦是東亞中國策略成功的關鍵。
記者:劉美儀

《TheLiDynasty》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