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內地房產股未到吸納時

財智語陸:內地房產股未到吸納時

雖然有投資者趁滙控(005)業績理想而獲利回吐,但港股的走勢仍然不錯,至少回吐幅度不大,16900關口有不錯的支持力。反觀國企股的表現則差強人意,主要原因是中國近日不斷推出新的宏調措施,尤其是對內地地產市道的打壓尤其激烈,自然令國企股表現失色。
隨着內地對經濟過熱的問題「嚴加留意」後,H股指數的升勢便有所放緩,主要原因是中央何時會推出政策、冷卻經濟,往往是無法估計,在宏調陰影下,H股指數的表現很自然會較大市為落後。
不過如果將業務分類,壽險股的表現其實沒有太受宏調所影響,亦能跟隨整體大市向上,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公司近日公布的營運數據仍然十分理想,加上人民幣升值持續,以及QDII的憧憬下,壽險股表現自然仍然可以看高一線。但反過來,內地地產股卻似乎欠缺一份動力。
事實上,正如上面所提到一樣,中央近日正致力打壓內地樓市的升勢,同時希望將扭曲的市場撥亂反正,但這個過程不會在一時三刻完成,故此,可以預期的是,內地地產市道在短期內不會有明顯的起色,就算氣氛真的可以回復,相信亦只會引來中央的注意。所以未來6至12個月,內地地產市道應會轉趨沉寂,亦即是內地地產股難有起色。

折讓大≠股價會升

可能不少投資者會認為,不少內地地產股的每股資產淨值,遠高於每股股價,令這些股份具吸納價值,但與此同時,投資者又何曾想過,每股資產淨值只是反映股價是否吸引,但吸引不代表要吸納,因為支持股價上升的最重要因素,是盈利表現,除非有關公司打算將股權易手,否則在盈利前景有機會轉壞下,無論股價與資產淨值出現多大的折讓,股價亦很難有突出表現。
還是不明白?或者大家可以想一想,本地地產股在97年金融風暴後,經歷了多長的黑暗時期?在這個期間,不少地產股的股價與每股資產淨值折讓亦不小,但由於本地地產市道持續不振,因而減低了投資者投資本地地產股的意欲,亦同時令一眾本地地產股長期跑輸大市,直至去年地產市道有起色,地產股才重拾升軌。
投資者不妨以此作為借鏡,到內地的不明朗因素完全消除,再留意內地地產股亦不為遲。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