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世界︰以國道德潔癖換血腥回報

美國與世界︰以國道德潔癖換血腥回報

柯翰默CharlesKrauthammer《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

還有哪個國家,在合法國土無緣無故遭受侵犯時,全世界無視其重振自身安全與否,還替它倒數計時,限制其反擊?
還有哪個國家,自身城市受一千五百枚飛彈不分青紅皂白襲擊,枚枚意圖致其國民於死、於殘、於恐懼之中,然而在其以精準導向軍火,企圖摧毀敵方基礎設施和巢穴時,造成非蓄意但難以避免的平民死傷,卻得面對全世界的污衊?
以色列與真主黨戰爭開打,國際的批判評斷,聽來讓人恍若置身喬治.奧威爾式(Orwellian)的道德世界。除少數重要例外(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和少數其他國家領袖),全世界──各國政府、媒體和聯合國官僚的道德感已蕩然無存。

受襲者有權反攻

蒙蔽所有思考能力,還把受害國變為侵略國的神奇詞彙是「不成比例」;即千夫所指的「以色列不成比例地還擊」。
當年美國珍珠港受偷襲,美國也並非「成比例」地回擊日本海軍基地,而是展開一場四年戰役,殺死數百萬名日本人,把東京、廣島和長崎當炮灰,讓島國日本變成斷瓦殘礫。
這是不成比例嗎?不。當一個國家受到他國肆無忌憚攻擊時,無論法律或道德上,該國完全有權利訴諸武力,直至侵略國解除武裝,且虛弱到無法再威脅他國安危為止。這正是日本付出的代價。
二次大戰期間,英國從未曾受德國侵略,然而面對空襲「閃電戰」和V-1、V-2飛彈,英國是以「成比例」空襲回炸德國嗎?當然不是。邱吉爾協調指揮史上最大規模的陸地入侵行動,徹底擊敗摧毀德國,過程中有數不清的德國婦女兒童無辜喪命。
當今國際給予譴責的詭譎處,在於戰爭確實不成比例,真主黨與以色列在道德上完全失衡:真主黨刻意製造雙方平民死傷,以色列卻刻意避免雙方平民死傷。

發射站設於民間

在這場恐怖空襲戰役中,真主黨的飛彈有如雨點般落在以色列的城鎮。這些飛彈所攜帶的彈頭可穿透汽車,撕裂人們的血肉。這些飛彈是設計來殺人、使人殘廢的。
不過這是場雙重戰役。以色列無辜百姓必須死亡,才能讓以國感到恐懼,但黎巴嫩無辜百姓也必須死亡,才能將以國妖魔化,而這正是真主黨為何把戰士、飛彈、飛彈發射器和整個基礎設施隱藏於民間的道理。利用人肉盾牌屬於戰爭罪行,卻正是真主黨擅長的伎倆。
上周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播出黎巴嫩泰爾市受戰火摧殘情況。以國跟泰爾市或當地居民有甚麼深仇大恨嗎?沒有,但不斷落向以國海法市的真主黨長程飛彈,就是來自於泰爾市。以國還能怎麼辦?難道要刻意讓設立於人口稠密區的發射器站台屹立不倒嗎?

通知平民先撤離

若以國有意摧毀黎國民用基礎設施,早於開戰第一小時就可以讓貝魯特陷入黑暗,毀壞數十億美元的供電線路,讓黎國時光倒退二十年。以國沒有這麼做,以國攻擊的是具有雙重用途的基礎設施,例如橋樑、道路和機場跑道,此外也封鎖黎國海港,預防真主黨獲得補給。
以國盡可能使用最精確的軍火和目標設定回擊真主黨,以國既無興趣、也無意屠殺黎國平民。有人會認為以國無法把黎南夷為平地嗎?比如說讓貝魯特空無一物?相反,以國在黎南與真主黨苦戰時,不厭其煩空投傳單、發布警訊、透過廣播傳遞訊息,甚至以電話簡訊通知黎國村民撤離,避免他們受到傷害。
以國知道,這些傳單和警告將使真主黨戰士有時間脫逃、重新編組。事前通知對方即將發動攻擊,讓真主黨更能精心企劃埋伏突襲。結果?以國步兵傷亡的比例竟是出乎意料之高。道德潔癖換得血腥回報。以國為保全黎國平民性命而讓士兵犧牲,但誰被國際社會譴責忽視平民性命?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