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雷子樂報道】外表毫無異樣的舊款手機、公事包,都很可能是執法人員改裝的竊聽工具,能成功追蹤目標人物的手機通話及短訊內容。《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草案》對無辜被監察者的保障不足、對卧底截聽行動也沒有規管,有熟悉竊聽技術的人士透露,小市民日後若怕私隱被無理侵犯,「講秘密」時惟有透過不停更換電話卡、常用電話飛線、盡量別購買舊款手機,去逃避私隱外洩。
警廉已購監聽新器材
私家偵探張大偉展示兩部舊款手機,原來早已被人改裝。「呢一部熄咗機就會變偷聽器,另一部開機就可以偷聽,適合唔同環境。」他表示,這兩部「偷聽手機」特別之處,是接收範圍廣闊,「就算去到美國都可以喺香港接收到。」
張透露,警方和廉政公署近年各自引入一副流動截取手機通訊器材,外形有如公事包,毫不起眼,可在方圓500公尺套取目標人物的手機號碼,再在八公里範圍內,截取目標人物的通話及手機短訊內容,該儀器禁止民間入口。
執法人員掌握先進的竊聽科技,但《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草案》對私隱保障不足。公民黨立法會議員吳靄儀指出,草案一旦獲通過,當局只會考慮對完全未獲任何授權而被執法人員監察的受害人作通知。假若已獲授權,但最後證實目標人物沒涉犯罪活動,他們也無從得知,難以追究。此外,截取通訊所得資料不會呈堂,辯方在法庭上也不得追問,會令被告申辯權益受損。
盡量多飛線用SIM卡
張大偉指出,小市民若要自保,可留意新手機一般出廠約半年,就會被人取得原廠線路圖,被加裝偷聽器,建議怕被竊聽人士盡量購買最新款手機,「最好揀細部啲,功能多嘅機,咪冇咁易畀人『加料』囉」。張表示,被竊聽人士也會見招拆招,如不斷將電話飛線,或用儲值SIM卡作敏感通話。
有警隊前政治部成員表示,警方的截聽行動,通常會先鎖定目標進行跟蹤,確定其電話、住址等資料後,才進行截聽部署。「最簡單係喺附近電話機樓勾線,或者喺目標附近放個強力接收器偷聽。」他稱部份被監察對象會以暗語通話,增加警方破案難度。
「截取通訊條例」系列報道三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