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股市收市之後,滙控(005)馬上發布2006年上半年的業績。又一次,我的愛股交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績。
在業績公布前,市場預測滙控的盈利增長介乎2%至13%之間,瑞銀的預測最樂觀,而多數證券商的預測平均為10%左右。結果,滙控昨日公布的盈利增長高達15%,又一次令全球頂尖的分析員全部掉了眼鏡。
滙控業績常遭低估
如果翻查一下滙控過去10年每一次公布的業績及業績公布前主要證券商的預測,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的情況是:滙控的業績遠遠超越所有分析員的預測。
為甚麼這些世界級頂尖的分析員會年年出錯,無法準確估計到滙控的盈利增長?似乎,只有我這一名非專業的小投資者,才會年年對滙控充滿信心,以滿懷的期望等待滙控一次又一次的驚喜好消息。
昨日收到一名讀者的電郵,想不到他竟然從1990年就開始閱讀我的文章,也還記得我當年曾建議大家以每股4.5元的價錢買滙豐股票。不過,這位讀者在送我一頂高帽之後,就提出他對中原城市指數的個人看法。他認為,這個指數所包括的屋邨已過時,現時不少新屋邨都不列入中原城市指數的成份屋苑之內。
我相信不少對香港房地產市道有興趣的人也會關心這件事。實際上,我們不是不明白中原城市指數得不斷地加入新的屋邨為成份樓,以反映當前熱門屋邨的買賣情況。但是,中原城市指數的一個最特別的特點、一個全世界房地產指數都做不了的特點,就是指數會將每個屋邨中每一個單位的特性,如方向、景觀、樓層、面積,甚至有沒有發生過兇案等等因素都計算在內。為了計算這些因素,我們不可能在新屋邨一開售就制訂數學模式,將之加入為成份樓。我們得等到該屋邨開始出現二手買賣,有相當數量的樣本數,才能為該屋邨建立一個數學模式,再將之加入中原城市指數的計算。
我們從來沒有偷懶,不妨在此預先告訴大家,很快地中原城市指數又會加入一批新的屋邨成為成份樓。如果你擁有這些樓宇,你可以上網查看單位的估價。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