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林督察黃健兩年前在烏蛟騰發現一種原籍福建的蜻蜓,幾經研究及鑑證,今年終於獲得國際機構確認這是香港獨有的品種。黃健把榮譽歸於早前身故的祖母,命名「賽芳」。香港至今最少已有三種全球獨有的蜻蜓,國際蜻蜓權威井上清讚美香港人聰明,自當懂得保護這些自然界的奇珍。 記者:蔡元貴
國際蜻蜓會議正在香港濕地公園舉行,來自12個國家的逾百位蜻蜓專家雲集,研討自然生態之餘,還見證了香港獨有的蜻蜓生境。代表漁農自然護理署的自然護理主任譚子慧藉着盛會向記者報喜,一種在烏蛟騰小村老圍發現的蜻蜓,今年獲得國際機構確認,是香港獨有的品種。
以祖母命名新品種
這種蜻蜓名為賽芳閩春蜓,閩字源於其組群大多來自福建,賽芳則是農林督察黃健的祖母,黃健獲得命名權,就以蜻蜓紀念剛剛過身的祖母。與黃健一起發現賽芳閩春蜓的譚子慧說,這種蜻蜓特點是尾部用作交配的箝子(肛附器)較開闊,體型則較小。
賽芳閩春蜓只曾紀錄於老圍一條溪流,存活情況健康,估計最少有數十對活在世上。老圍位於郊野公園範圍,漁護署將會定期派員到該處監察生境,確保奇珍不會滅絕。
連同伊中偽蜻及優美纖春香港亞種,香港現有最少三種獨有蜻蜓品種,就連出席蜻蜓會議的日本籍蜻蜓權威井上清,也對香港表示欽羨。他說,蜻蜓是地球未來生境的指標,蜻蜓愈少,就意味着地球愈來愈污染,是對人類的警號。
「日本有300多種蜻蜓,比香港(113種)多,但日本人不懂得珍惜,很多沼澤被破壞,蜻蜓數量大減,我想日本應該向香港學習。」井上清還稱讚香港人聰明,應該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設法保育稀有的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