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005)公布葛霖晉升集團主席後首份中期業績,截至6月底集團股東應佔利潤上升15%至87.29億美元(677.2億港元),達到證券界預測的上限,並再刷新滙控半年盈利的最高紀錄;集團旗下各主要經營地區(南美洲除外)及四大業務支柱,稅前盈利均錄得雙位數字增長。過去兩年被外界詬病拖慢增長的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及資本市場(CIBM),終於吐氣揚眉,純利扭跌為升,進入收成期。
【本報訊】滙控宣布派第二季度息,每股0.15美元(1.165港元),截至6月底已派發每股0.46美元股息,包括05年第四季度息(0.31美元)及06年第一季度息(0.15美元),集團中期派息率維持去年的59%水平。葛霖表示,中期派息比率未反映全局,集團一貫會在年底時因應業績表現,再作調整,總體上會維持漸進(progressive)派息政策。
股價美市逼近$142
滙控股價本港收140.1元,升0.21%,最高曾見141港元,貼近歷史高位142.4港元,股價其後在英美市繼續發力上升,美國預託證券早段報141.44元。
上半年滙控純利看俏,每股攤薄後盈利0.77美元,升13%。葛霖指出,因集團在普遍新興市場及成熟地區,收益表現良好,經營支出及減值準備亦保持平穩,唯一稅前盈利微跌的南美洲,乃因阿根廷出現債券贖回的一次過事件影響,撇除有關因素,升幅應為18%。佔集團稅前盈利三成比重的北美洲,上半年增長達15%,表現更勝證券界預期。
CIBM標青勁增37%
集團旗下CIBM上半年稅前盈利增長達37%,冠於其他業務,CIBM主管歐智華在倫敦說,期內收益躍升25%,跑贏支出增幅(13%),未來會選擇性地投資回報相稱的業務。
不過,展望前景,葛霖表示,難以預測上半年好景狀況可持續多久,美息繼續調高及油價向上,將可能壓抑(constrain)消費信貸意欲,住宅物業市場也有放緩迹象,尤以美國情況更明顯,整體上「全球經濟會減慢(lessrapid)」,但美國經濟原本已非常強勁,即使稍降至3%,仍然可觀。
葛霖恐保護主義抬頭
另外,葛霖表示,世貿多哈回合談判破裂,令人失望,並關注愈來愈多迹象顯示,世界各國在貿易方面漸傾向採取保護主義。
滙豐亞太主席鄭海泉補充,若美國經濟放慢,本港出口可能略受影響,但本地經濟仍然穩健,料負面影響有限,估計本地經濟全年增長仍達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