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有一個歌頌國家總理勤儉樸素的傳統。
第一位被大力頌揚這種美德的,是周恩來。
周恩來一件襯衣穿多少年,袖口上的補釘,在接見人民群眾代表的時候被發現,令在場人士無不感動傳頌。在跟外國客人吃飯的時候,用筷子挾起落在桌上的飯粒放進嘴裏,讓外國客人看到,嘖嘖稱奇,他們同時得到了一個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機會,那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周恩來之後,就輪到他的養子李鵬了。
李鵬艱苦樸素的事蹟,最著名就是那一張「李鵬總理補大衣」的照片。照片上,李鵬坐在光線充足的窗前,拿着針線補一件大衣。那已是中國人民普遍富起來的時代了,總理夫人手拎名牌手袋的相片也頻頻見報,相比之下,這一張照片得到了弄巧反拙的效果:身為國家總理,不辦國家大事,竟然清閒得要自己補大衣,是無能,還是笨?最近這種宣傳總理勤儉病又發作,主角是溫家寶總理腳上那一對國產運動鞋。
報道說溫總理到了某地,隨從將他那雙開了膠的運動鞋拿去粘一粘修補。於是被發現,這一雙黑白相間的「雙星牌」運動鞋,總理已穿了兩年,兩年之間,開了膠粘,粘了又開膠,再粘。
這個非常非常正面的新聞,卻帶出了一個十分負面的信息,那就是國產球鞋靠不住,質量太差。溫總理出外,有汽車有飛機,不過穿了兩年,這雙鞋就開膠要粘,粘了又開膠。想來溫總理對這雙鞋不離不棄,並非勤儉樸素一往情深,而是自己做個受害活榜樣,用腳上這雙爛鞋告誡中國人:爭氣一點,做雙不開膠的鞋給我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