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萬稅萬萬稅

全民萬稅萬萬稅

羅健熙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官場最近可謂烽火連連,繼早前陳太高調支持加快民主步伐後,葉太也公開發表篇論文和多次發表她對民主香港的高見。早些天,連她們的前老闆彭定康也來到香港加入戰圈──先評香港的民主狀況,再說他對開徵銷售稅的意見。

累退稅項不公平

不曾當過肥彭下屬的唐英年在電台回應,指肥彭在任時既可減稅、又可增加政府開支,同時仍保持政府有盈餘,是違反經濟原則。他還竟進一步說肥彭「拍拍屁股便走」,把回歸後經濟大蕭條的責任統統推到肥彭身上。當然,縱橫官場多年的肥彭又怎會被唐唐的奇怪指摘(奇怪在有實證把理論推翻後,有人反指那些理論才是真確的;更無端把多年的經濟蕭條推在一個人身上)難到?他一腳便把球踢回唐唐老闆煲呔身上,一頂高帽把煲呔「從頭笠到腳」,自己便真的拍拍屁股離開關於開徵銷售稅的爭議。
究竟銷售稅是肥彭所說「對窮人不公平」?還是如唐唐所講的「公平稅項」?銷售稅是累退稅項,收入愈高,交的稅比例上便愈少。單是這一點,便已經看不到甚麼叫作「公平」!全民徵稅便公平嗎?不管你月入五千還是月入五十萬,竟然都要交同額的稅款。這是哪門子的公平?哪門子的道理?
政府說香港稅基狹窄,但且看看施永青所說,其實高地價政策早已將印花稅、差餉、物業稅及地產商的利得稅大大提高,而地產商亦已將這些支出轉嫁消費者身上。

繳交無數間接稅

換句話說,廣大香港市民早已因外國沒有的高地價政策而間接地繳交了無數的間接稅,又怎會是稅基狹窄?即使政府說的是「直接稅稅基狹窄」,楊森也給了我們解釋,這是因為貧富太懸殊、有太多辛勤工作仍未掙夠錢納稅的打工仔,跟薪俸稅或銷售稅的本質實在沒有關係!
再說政府那些對低收入家庭的補貼。為綜援家庭提供一次性的補貼又有何用?他們以後都不用消費嗎?依據物價調節綜援金額,也不是針對銷售稅的援助措施(而且也已經一直實行),不管如何調節,他們還是多給了百分之五的稅款。根本不是甚麼物價的問題,政府只是在偷龍轉鳳試圖瞞騙市民而已。

微薄的補助金額

至於非綜援戶的低收入家庭,政府建議每年給予二千元補助金額。換言之,政府認為這類家庭(假設是四人家庭)的每年消費是四萬元,家庭成員每人每月消費八百多元?當政府建議的銷售稅連租金、學費、醫療費也不能豁免時,竟還皇恩浩蕩地給每人每日一元四角不夠的補助?香港人除了要如李卓人般向煲呔和唐唐高呼「萬稅萬稅萬萬稅」外,還真的要多喊一句「謝主隆恩」吧!
政府在經濟復蘇時開徵新稅,理由是要穩定其收入來源,確保可奉行《基本法》量入為出的財政原則。
政府要確保收支平衡,不惜把市民的收支平衡打破了。可憐香港市民辛苦掙來血汗錢,卻有一部份要被抽進庫房,去支撐一些不知名、又或是政府不願說的開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