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伯南克自說自話,面對超出預期之通脹數據,打倒昨日的我仍然面不改容,說通脹壓力減少。這個故事教訓我們,就算高官如伯南克,在政治壓力下仍然要講出違背原則的話。3個月前,同一個人還在說通脹問題要看數據;百日不到,便可以完全將講過的話作廢。
睇息口走勢,從來最準者是債市一班以真金白銀落注的炒家。自從伯南克改口,息口走勢亦即時轉向。現在市場普通認為8月不會加息,究竟是否準確就有待8月8日伯南克自己揭曉。
不過話說回頭,加息與否這個經濟問題,最終仍然要從基本因素去理解。過去一段日子的加息,是因為通脹加壓,聯儲局為了確保資金反映通脹,所以才加息。此說法跟坊間所言,加息是為了抑制通脹有點不一樣。事實上,加息的確有可能遏止通脹,但過程實際是透過抽緊銀根來達到目的,而單單息率上升是不可能神奇地將通脹抑制。美國的資金多的是,特別是日圓的超低息政策,讓全世界都有着用不完的便宜資金,美國就算再多加利率,亦無助扭轉「太多鈔票追逐太少貨物」的問題。
全世界都在加息,令資本市場開始出現的根本改變,特別連日本都開始了加息,首當其衝者,必然是借貸比率特別高的美國。雖然另有一說,指美國的借貸比率以歷史水平來說仍未至危險水平,但是樓市泡沫情況實在非常明確,所以若見到美息回落,唯一解釋就是聯儲局面對過萬億的樓宇按揭實在別無他法,惟有靠減息希望捱過此關,到下一次周期再慢慢處理問題。
不過,現實告訴我們,這種拖字訣只會令問題愈來愈難處理,也只會令日後爆破時的傷痛愈大,所以當大家見聯儲局減息之時,只不過是苦無出路之下的對策。
利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