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mini警車仍在街道出巡的時代,善男信女出入差館只是芝麻綠豆的日常小事。那時候,領車牌、領回港證,都關警方事;警察日理萬機,連新人嫁娶,都有警員在場開路。這些軼事早已給人遺忘,CID林建強不想警察故事湮沒,於是創立了專門收集警務文物的組織,讓師兄師姐的身影,得以流傳百世。 記者:蔡元貴
林建強手上一幅舊畫,展示着早期不同編制警隊的模樣。「ABCD,大頭綠衣;捉人唔到,猛吹BB」,說的就是這幾排警員。其中有歐洲裔警察(以A字加在警員編號上識別);有北印度錫克教徒為主的印籍警察(以B代表);有本地華人(以C代表)和從山東英國租界招募過來的山東人(以D代表)。幾種警員正在俗稱「大館」的舊中區警署前,列隊等候接受檢閱。
雜務多乜都管
除了捉人和吹BB之外,數十年前的警察還須處理很多雜務,包括簽發出世紙、身份證、回港證,甚至駕駛執照等等。香港居民現在出境後返港,只須出示身份證,但以前出境就要事先申領回港證,返港時核對身份。以前的回港證和身份證,都註有僱主的名稱或工作地點。
林建強多年來收集得大量明信片,都是旖旎裏的史實。最搶眼是一張印上60年代警隊宣傳照的舊聖誕卡,師兄和師姐站在警車兩旁,師姐穿着深色裙、黑絲襪,跟那輛mini警車襯到絕。林建強說,該輛絕版警車應是宣傳車,牌子是Morris,俗稱磨地雞;至於警花,以前不僅可以穿絲襪,還配備手袋。
好幾張明信片都是以警員押解犯人上街示眾為主題,犯人雙手被綁,身軀掛着一塊寫上罪狀的板,赤腳坐在街上,任人白眼。警察職務果然博大,他們不但管刑事,也管喜事。一幀明信片紀錄了一段經典畫面,兩名警員走在幾個大燈籠前面,為迎親隊伍開路。
定期舉辦展覽
林建強說,他是陀槍出身,對這一行的舊事美談甚是好奇,因此今年與十數位同好成立了警察歷史收藏學會,定期舉辦展覽。學會上月曾訪問湖北,與中國警察史研究所聯合舉辦「首次鄂港警察史藏品聯展」,展出逾400件中國警察藏品。該會計劃今年內在香港展出其藏品,與香港人一起分享警務文化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