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從海外引進的人才,大部份是假人才。」面對著名數學家丘成桐的言論,北大在沉默17天後,前日首度反擊,批評丘成桐的「海歸造假」說是歪曲事實,在社會上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然而,丘成桐的言論卻得到廣大網民的認同,有人更呼籲教育部等對北大進行徹底調查。
丘成桐批評學術界壞風氣
「中國很多大的項目,表面上請了很多人來,特別是引進很多外國專家,實際上都是假的。……為甚麼要造假,有錢可撈就有人做。北京大學也好,其他學校也好,……《紐約時報》說北京大學40%引進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國調查一下,我擔保大部份是假的。」丘成桐在本月初接受《南方人物周刊》的專訪,對當今中國學術的不良風氣作出嚴厲的批評,在學術界引起極大的迴響。有人稱,丘大師點破中國學術的死穴。
《北京晨報》稱,一直保持沉默的北大,至前日才在大學的新聞網站上發表北大新聞發言人的正式回應,指丘的言論是一種不負責的說法,嚴重侵害了廣大海歸學者和北大的聲譽,並稱北大自1998年開始加大海外引進人才的力度,至今佔全校教師總數近40%,「實踐證明,北大海外引進人才的質量是高的,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
「17天才回應,玩甚麼?」
「17天才有回應,北大你在玩甚麼貓膩?!消滅證據嗎?」、「北大歷來是中國社會變革的推動者,中國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避重就輕,胡攪蠻纏,……北大瞎說,不老實,幹嗎不說實質問題?」
對於北大的首次回應,內地網民似乎一面倒支持丘成桐。
本報記者